2013年以來,我國出現了大面積和多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導致經濟增速大幅度放緩,中央對此高度重視,國務院專門制定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不過我們發現,當前在化解產能過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政策執行中存在一刀切的問題
產能過剩行業存在結構性問題,同質化程度高的重化工業產品和低端產品的供給嚴重大于需求,而與此同時,一些中高端產品、差異化程度高的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供不應求。在政策執行中,商業銀行往往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企業的信貸支持一律收緊,致使這些行業內一些技術先進、市場前景較好的中高端產品和項目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行業競爭力的提升。
(二)淘汰落后產能中存在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
在調研中一些部門反映,一些已經被淘汰的落后產能,在產品價格反彈時又恢復生產,這種情況擾亂了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的推進。另外,一些企業的兼并重組僅僅是將原有產能進行疊加,并沒有貫徹《指導意見》提出的支持兼并重組企業整合內部資源,優化技術、產品結構,壓縮過剩產能的要求,對化解產能過剩的實質意義并不大。
(三)職工分流安置方面的政策仍需進一步細化
在化解產能過剩過程中,一些企業面臨著較大的職工分流安置壓力,若職工安置不合理將會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深入推進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的幾點政策建議
針對當前在化解產能過剩過程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建議重視下述方面的工作,深入推進化解產能過剩工作。
(一)完善差別化政策,解決好化解產能過剩與培育產業競爭力并舉的問題
(二)加強市場監管,防止已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
(三)制定更加細化完善的政策,妥善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
作者: 張亮 來源: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 [責任編輯:Licaixia]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