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8月30日境外媒體稱,中國28日成立一家國有飛機發動機制造商,以幫助實現發展本土航空巨頭并成為全球航空領域主要參與者的抱負。
新華社報道說,這家新公司注冊資本為500億元人民幣,有員工9.6萬人,將重點從事飛機發動機的設計、制造和試驗。該公司的投資者包括中國政府和兩家國企,即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的一家大型集團)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從事客機生產業務)。
報道稱,盡管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并付出數十年努力,但中國一直沒能生產出可匹敵外國產品的先進飛機發動機。許多中國軍機使用的是俄羅斯制造的發動機,中國設計的兩種本土客機則依賴西方制造的發動機。通過成立中國航發,北京希望打造能自給自足的航空領域,該領域將可以利用本土技術來滿足商業和軍事飛行需要。
中國國有航空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當時它們在得到莫斯科特許的情況下,開始制造蘇聯設計的軍用和民用飛機。中國工程師自那以后開發了軍機發動機,但由于民用領域對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他們還沒有掌握適合商用飛機使用的強大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制造技術。盡管中國已經設計了兩種客機,但它們都依賴外國供應商提供的發動機和其他主要部件。
臺灣《工商時報》8月29日報道,瞄準飛機核心技術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28日掛牌成立。據悉,大陸一直以來都希望制造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主要是之前的航空兵主力作戰型號基本采用的都是國外系統,新研軍機都是買裝或仿制國外的發動機,對國防安全來說,是極為嚴峻的問題。
埃菲社北京8月28日報道,中國28日宣布成立一家專注于設計和生產飛機發動機的公司,向著完善航空工業又邁出一步。
雖然中國已設計并研制了C919、ARJ21等型號的客機,但這些飛機包括發動機在內的很大一部分精密部件仍由外國生產。因此,將高性能材料,如鎢及鎢合金,鈦及鈦合金等運用于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將成為一重要課題,而成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被視為中國完善航空產業鏈的重要一步。
(來自網絡)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