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為火熱的新聞肯定是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了,上周末北上廣深等地再度上演“搶房”大戲。房地產的火熱也傳導到了其上游產業鈦白粉市場,鈦白粉國內價格不斷提價,引發市場跟風熱潮。2日早盤開盤,鈦白粉就以8.28%的漲幅穩居板塊排行榜首位,金浦鈦業、中核鈦白開盤漲停,板塊內的安納達漲6%,佰利聯漲幅也近5%。
公開資料顯示,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可由金紅石用酸分解提取,或由四氯化鈦分解得到,二氧化鈦性質穩定。據報道,多維二氧化鈦由于其量子高負荷與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觀反應機理,廉價的二氧化鈦晶體有望轉化為一種納米纖維或將成為取代石墨烯的最佳材料。此前,二氧化鈦高端運用頻獲突破,二氧化鈦有望在有機太陽能電池制備、太陽能轉化為環保的化學能等方面取得應用。
目前國內多數金紅石型鈦白粉含稅出廠價格在9300元/噸至11000元/噸,銳鈦型鈦白粉含稅出廠價格在8300元至10500元/噸。價格已跌至歷史底部區域,達到近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多數生產商處在成本線甚至虧損狀態,產品品質較弱、資金鏈較緊張的生產商已無力支撐運轉并停產。除了價格低谷,國內鈦白粉行業還出現產能過剩,集中度低的問題。據統計,我國鈦白粉開工率目前已降至65%左右。行業集中度方面,2015年,全球前五大鈦白粉企業占全球總產能(不計我國產能)的78.4%,而國內前5大企業的市占率僅3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鈦白粉行業迎來轉機。2015年底國際鈦白粉巨頭科慕、亨斯邁、特諾以及康諾斯紛紛宣布上調鈦白粉價格,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全球范圍鈦白粉漲價,幅度在每噸150美元~160美元不等,約為5%。2016年初國內鈦白粉龍頭四川龍蟒連續兩次宣布上調所有牌號鈦白粉價格約600元/噸,調價幅度超5%,此后陸續全國范圍內的生產商陸續調漲。而目前國內大多廠家不同程度出現較低庫存,且有個別廠商排單已至3月,面對上游企業漲價和節日因素,下游用戶備貨和貿易商持貨量開始增加,價格大概率再次提升。國信證券最新研報表示,當前鈦白粉價格處于歷史底部,預期國內產品價格有小幅上漲的可能。
西南證券研究員則認為,我國“供給側改革”將重構鈦白粉供需格局,利好龍頭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就是去產能,這對強周期行業的龍頭企業來說是中長期的利好。鈦白粉行業處于歷史底部,龍頭企業大多虧損,而中小廠商盡管停工待工居多,但是產能始終不能徹底出清。供給側改革有望加速行業規范、環保以及能耗等政策措施的出臺與落地,促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加快落后產能的去化,重構鈦白粉行業供需格局,結構性、永久性地改善鈦白粉行業供求關系。
此外,鈦白粉下游需求仍將穩步增長。去庫存成為目前房地產行業的主旋律,新一輪的房地產政策有可能加速房地產去庫存。而鈦白粉需求增速與商品房銷售增速高度相關,在房地產新一輪的去庫存的政策之中,也將持續帶動鈦白粉的需求增長。且由于價格優勢,鈦白粉出口不斷擴大,后續還有較大潛力,支撐鈦白粉需求,加之鈦白粉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與應用領域結構的不斷優化,我們認為鈦白粉下游需求仍將穩步增長。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