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添動力、增活力。府谷縣以改革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在一系列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制約府谷民營經濟發展的種種障礙正在破冰,積累已久的問題和矛盾正在解決,“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府谷民營經濟也在克服困難中破浪前行,求得發展。
今年,府谷縣提出“借新還舊貸,付息緩還本,總量不減少,短貸轉長貸”的銀企合作共贏發展思路,倡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府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民企的信貸支持。截至8月底,縣內外金融機構已累計為縣上民企轉長貸75筆,金額達121億元。這一改革舉措促使因融資難、難融資而處于困境中的府谷民營企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也有效提升了它們求生存、保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這只是府谷縣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的一個縮影。
府谷是全省民營經濟大縣,民營經濟占比一直維持在60%以上。經過3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并涉足交通、房地產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民營經濟已成為府谷發展的最大動力、最佳活力和最強實力,也是府谷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原動力。
但2012年以來,受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的影響,府谷民營經濟發展遇到了很大困難,尤其在資金、人才、市場、技術、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更加凸顯,轉型發展的實效性也有待提高。如何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幫助民營企業脫困,成了一道擺在全縣面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府谷縣緊緊圍繞全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目標,把依靠改革創新破解各類難題作為推進發展的‘總開關’、‘總鑰匙’,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也增強了民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府谷縣工業經濟局一位負責人說。
開展“直供電”試點,是府谷縣圍繞試驗區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項重要改革內容。今年,府谷縣共有5戶企業獲得陜西省2015年下半年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資格,這5戶企業分別為陜西奧維乾元化工有限公司、天橋集團府谷電石股份有限公司、府谷縣金川鴻泰鎂合金有限公司、府谷縣巨源硅鐵有限公司、府谷縣金磊源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據介紹,這5家企業將與清水川發電公司直接發生供用電關系,雙方按照自愿參與、自主協商的原則在電力交易平臺直接進行購售電交易,電網企業按規定提供輸配電服務。這不僅有利于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也緩解了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
府谷縣進一步理順政府管理服務機制,積極推行“133”權力陽光運行模式,并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其中,粉煤外熱式低溫干餾技術成功應用,有力推進了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府谷縣還積極鼓勵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資本交叉持股,推動國企和民企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混合所有制經濟,新元潔能、東鑫垣、涌鑫礦業等一批地方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有望年底前投產。(來源:榆林日報 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