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國際礦山憑借成本優勢不斷增產,在需求淡季下,價格將進一步走弱
最近,黑色品種期貨價格波動加劇。上周,除焦煤外,其他品種均收跌,鐵礦石1605合約先大幅拉漲,后回吐漲幅,再創新低,重回之前的空頭趨勢。
筆者認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處于去產能周期,國際礦山則憑借成本優勢繼續增產,在需求淡季下,鐵礦石價格將進一步走弱。
官方制造業PMI數據不及預期
日前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業PMI數據為49.60,不及前期的49.80,已連續4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其中,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均大幅下滑,未來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將明顯收縮;原材料庫存指數繼續下降,去庫存趨勢將持續。
高爐開工率降至年內最低點
11月鋼鐵行業PMI數據更加悲觀,僅為37.00,遠低于前值42.20。在分項指數中,生產、采購量、原材料庫存指數均大幅下降,而產成品庫存指數出現大幅增加。在鋼材(1649,-8.00,-0.48%)產成品庫存壓力下,鋼廠未來收縮生產、降低原材料庫存的意愿可能比較強烈。
截至11月27日,全國高爐開工率已降至77.49%,為年內最低點,全國鋼廠盈利比例也在11月上旬之后連續三周下降。進入需求淡季后,恰逢雨雪天氣來襲,房地產土建工程開工速度放緩,并且在高庫存壓力下,工地趕工意愿不強。在需求淡季、盈利惡化下,未來鋼廠生產活動難有起色,降庫存、低開工的局面將延續。
鐵礦石供給端庫存壓力上升
盡管國內礦山開工率一直在下降,但需求持續惡化,因此,10月以來國內礦山鐵精粉庫存連續上升。截至11月20日,全國礦山鐵精粉庫存已達142萬噸,較11月初增加14萬噸。
不僅是國內礦山庫存,整個產業鏈除了鋼廠鐵礦石庫存在下降外,其余各環節鐵礦石庫存均在上升。隨著巴西港口檢修結束,國際鐵礦石發運量恢復至年內高位,進口鐵礦石到港量開始回升。截至11月27日,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已達8917萬噸,為5月以來的最高點。
另外,作為中國鐵礦石主要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與巴西鐵礦石港口庫存也從10月底以來連續上漲,截至11月27日,港口庫存合計為6166萬噸,較前一周上升211萬噸。在外港鐵礦石庫存不斷上漲的趨勢下,預計未來國際鐵礦石發運量將維持高位,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壓力難減。
數據顯示,國內重點大中型礦山鐵精礦生產成本已由年初的391元/噸,降至8月的321.1元/噸,1—8月平均鐵精礦生產成本為349.6元/噸,同比降低15.6%,但仍然高于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
在國外礦山方面,在公司管理層降本增效和澳元貶值的雙重作用下,國際四大礦山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據公開的年報數據計算,FMG公司鐵礦石C1成本一季度為25.4美元/噸,二季度為22.16美元/噸,三季度已降至16.9美元/噸。即便扣除了澳元貶值帶來的影響,FMG的鐵礦石生產成本降速依然十分明顯。成本加上海運費等費用后,FMG公司鐵礦石到岸現金成本僅有32美元/噸,遠低于當前45美元/噸左右的到岸價格。
而在四大礦山中,FMG公司由于規模較小,一直是成本最高的企業。即便鐵礦石到岸價格跌至40美元/噸,國際四大礦山出口鐵礦石仍有盈利空間。所以,當前在鐵礦石價格下,國外礦山沒有減產的動力,反而在鐵礦石價格下跌、單噸利潤下降的情況下,更傾向于通過增產彌補利潤的下降,進一步攤低固定成本。
結論
國內供給端庫存上升,同時,進口鐵礦石到港量維持高位。在需求淡季下,隨著供應壓力的增加,預計鐵礦石價格將繼續下探。
(來源:期貨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