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動計劃》有望在6月前出臺 工信部揮刀砍8000萬噸產能
三年內鋼企只留300家
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盈利再度惡化,前兩個月鋼鐵業利潤同比大降45.2%。南都記者從鋼鐵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狀況依舊嚴重,并未有明顯好轉。為此,政府也將出臺新的政策,要求壓縮8000萬噸產能,推進鋼鐵企業的并購重組。在行業盈利惡化的情況下,一批中小企業或將被洗牌出局。
今年盈利難言樂觀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33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16家發布了2014年年報,這16家公司中僅有兩家出現虧損,其余14家均實現了盈利。中鋼協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
納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財務指標統計的會員鋼鐵企業,2014年全年實現利潤304.44億元,同比增加87.54億元,增長40.36%。累計虧損面14.77%,同比下降4.55個百分點;虧損額117.47億元,同比下降8.02%;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304億元,增長40.4%。銷售利潤率為0.85%,同比提高0.26個百分點。
機構咨詢鋼鐵業分析師劉新偉告訴南都記者,這是鋼鐵行業連續兩年盈利好轉。2014年,受益于鐵礦石的大幅下跌(去年跌幅近50%),以及冶金原料等原材料價格的下降,鋼鐵行業成本降幅較大,這是利潤好轉的主要原因。
進入2015年,鐵礦石的價格仍在持續下降。1、2月,鐵礦石價格從60美元下降至40美元,但是鋼鐵成品材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降。不僅盈利空間沒有擴大,反而收窄了。劉新偉統計過,年初以來成品材價格降幅已經達到12%,大大吞噬了鋼鐵企業利潤。
據鋼鐵協會統計,1-2月份,會員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為-33.54億元,虧損面達到52.5%。3月末,CSPI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75.43點,環比微升0.37點,但同比下降19.40點,下降20.46%。
華南區一家鋼鐵企業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房地產是鋼鐵業的主要下游行業。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不斷下滑,鋼鐵的需求隨之大減。不久前五部委發布330地產新政,鋼鐵企業也在寄希望于地產的復蘇。
《行動計劃》有望在6月前出臺
上述行業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盡管有新政策在給地產松綁,但是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已經過去。這意味著,2015年鋼鐵企業的日子依舊不好過,甚至要差于2014年。劉新偉對2015年鋼鐵行業的發展亦不看好。劉新偉說,2014年鋼鐵企業盈利的好轉,并非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帶來的,只是因為鐵礦石價格大跌而被動好轉,這種好轉不具有持續性。
政府層面也有意改變鋼鐵行業目前的困局。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對外表示,“《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有望在2015年6月份之前出臺”。據了解,《行動計劃》的目標,是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家-3家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促進兼并重組,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
而在半個月前,工信部還就《鋼鐵產業調整政策(2015年修訂)(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到2017年鋼鐵產能規模基本合理,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行業利潤率及資產回報率回升到合理水平。
劉新偉對南都記者說,目前來看,政府這次的決心超過過往很多次。在行業虧損面擴大、盈利變差的情況下,政府對鋼鐵行業整治重拳整治,將加速行業的兼并重組。新一輪的鋼鐵并購潮或將來臨。
不過,前述行業人士也提醒,過去盡管多次清理鋼鐵行業過剩產能,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一些鋼鐵企業的擴展行動和相互間的比拼生產還在繼續,其中2014年新開工項目就達2037個;在建產能大于計劃關閉的產能,在建項目要陸續投產;一個地區削減產能,別的地區借機大量生產、“彎道超車”現象卻在滋生。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