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安徽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透露,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在金寨縣沙坪溝探明一處世界級的巨型鉬礦,鉬金屬總儲量達到220萬噸以上,潛在經濟價值超過6000億元。目前已探明的沙坪溝礦體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900米,單孔最大見礦厚度945米。全礦床共估算礦石量(332+333類)12.75億噸,最終可提交鉬金屬量220萬噸以上,平均品位0.157%,初步估算礦床潛在經濟價值達6000億元以上。
同時,沙坪溝鉬礦床具有規模大、品位富、礦體集中、經濟價值高四個顯著特點,在國內已知的斑巖型鉬礦床中尚屬少見。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局長吳玉龍表示,該礦是我國目前探明儲量最大的鉬礦,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徹底終結安徽省大別山境內無大型金屬礦的歷史,進一步印證了秦嶺-大別造山帶是我國最重要的金、鉬多金屬成礦帶,對推動大別山東段地質找礦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按照每年千萬噸礦石處理量建設礦山,沙坪溝鉬礦可開采100年以上,每年的初級產品價值可達40億元以上。”
吳玉龍介紹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鉬礦為美國的科羅拉多州Climax鉬礦,儲量300多萬噸。此前,我國最大的鉬礦床位于河南欒川,儲量約206萬噸。安徽發現巨型鉬礦,無疑會推動安徽相關采礦業的大發展,很可能在未來形成一輪采礦潮。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