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多晶硅龍頭企業烏后旗盾安光伏科技公司現有產能5000噸,正在建設5000噸(包括年產24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配套項目)。在企業規劃建設之前,正是全球光伏產業爆炸式發展之際,而當時我國多晶硅產業處于起步階段,企業生產規模和技術工藝都落后于國際同行水平,造成國產多晶硅成本較高,在國內多晶硅剛性需求下,約2/3的產品需通過進口解決,造成多晶硅價格一路飆升,在最高點的2007年,價格更是從每公斤幾十美元上漲至400多美元。
在高額價格誘導下,國內各地大力發展多晶硅產業,僅一兩年間,同時開工建設的多晶硅企業多達三四十家,形成了產能井噴增長,遠遠高于需求的增長量。載止2013年底,國內企業形成的有效產能突破了14萬噸,而市場需求量僅有8萬噸左右。在國內產能過剩嚴重,同時出口又受到了歐美的反傾銷政策打壓的基礎上,自2008年以來,多晶硅價格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直至2013年中旬,價格更是降到12萬元/噸左右,遠低于國內多晶硅盈虧平衡點,風光一時的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寒冬。面對不利的市場形勢,巴彥淖爾市多晶硅龍頭企業盾安光伏科技公司積極應對挑戰,通過優化工藝(在D氫化還原、精餾塔熱耦技術等方面自主研發專利34項,授權11項,多項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擴大規模爭取規模效益,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利潤率,強化管理大幅降低成本等措施,噸成本價控制到了11萬元以內,按企業技改規劃全部到位后,成本計劃控制在9萬元以內,成為了在國內多晶硅2012-2013年寒冬之際唯一堅持生產的四戶企業之一。
2013年四季度到2014年初,我國對多晶硅產業積極采取政策保護,向美、韓多晶硅征收反傾銷關稅,為多晶硅價格平穩上升提供支撐。同時,國家能源局已敲定2014年全國光伏裝機規模目標為14GW。比2013年實際裝機規模增長近五成。加上2013年四季度下游光伏電站搶裝和部分企業年底備貨等原因,多晶硅需求向好。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等因素共同作用,2014年1月中旬,多晶硅價格均價達到14.7萬元/噸,較年初的13.5萬元/噸上漲8.64%。多晶硅行業似乎迎來了春天。
在多晶硅價格的持續偏低之際,巴彥淖爾市盾安光伏科技公司迎難而上,進行了徹底的產能整合和技術優化,引領我國多晶硅產業在技術上打破歐美壟斷,在產業規模、環保、節能生產、產品品質提升、低成本戰略等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成為全球多晶硅產業真正具備競爭力的企業。隨著我國對美韓多晶硅“雙反初裁”、中歐光伏“雙反”和解方案初步達成,國內光伏市場加速啟動等,產業發展外部環境不斷改善,我市多晶硅龍頭企業盾安光伏科技公司將率先走出寒冬(巴彥淖爾市經信委經濟運行科)。
- [責任編輯:Phillip.F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