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2日從廣東檢驗檢疫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4月經湛江口岸進口的大宗化礦產品共計537批次,重量1808.7萬噸,貨值58.2萬美元,其中短重批次為160批,批次短重率為29.8%,短重重量5.2萬噸,涉及索賠金額866.9萬美元。
經湛江口岸進口的大宗化礦產品主要有原油、鐵礦、煤礦、鉻礦、化肥等。短重商品主要為鐵礦、鉻礦、復合肥,批次短重率分別為53.0%、55.8%、35.5%。鐵礦以干態重量為結算依據,造成短重的原因有三:一是發貨港濕態發貨重量小于到貨港,水分含量與到貨港雖然一致,但干態重量短重;二是發貨港濕態重量足夠但到貨港水分含量比發貨港大,干態重量短重;三是發貨港濕態重量與水分含量偏差共同影響,造成干態短重。
鐵礦短重還呈現出一定的地域特征,來自巴西的鐵礦占據短重批次的37.8%。巴西鐵礦礦場滲水,巴西熱帶雨林濕熱多雨,以及采掘、選礦等工藝使來自巴西的鐵礦含水率較高,在航運途中排出大量的污水,發貨港與到貨港的水分檢測偏差造成短重。鉻礦短重既有濕態短重原因也有到貨港水分檢測比發貨港大的原因,規律性不明顯。復合肥以濕態重量結算,主要是發貨港濕態短重。
據悉,重量是決定貨值的兩個重要因素之一,短重給國內收貨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