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鋼鐵行業遭遇產能過剩、價格回落、利潤減少的尷尬,至今行情趨勢仍處于下通道。鋼材作為生產資料供不應求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隨之而來也將結束暴利時代。
近幾年來,中國鋼鐵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鋼材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均創佳績,在世界鋼鐵工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據預測,2005年中國鋼產量約為3.4億噸,比2004年增加25%,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3,中國鋼鐵生產的實際生產能力已經達到約4億噸,同時,中國鋼材消費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伴隨著近年來中國GDP年均7%-8%的增長率(2005年1月-9月中國GDP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FAI)年均25%的增長幅度,以及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中國對鋼材的需求量仍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據預測,2005年中國鋼材消費量約為3.5億噸,同樣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3。
隨著2005年中國鋼鐵產能的逐步增長,中國鋼鐵工業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主要反映在:
受供需關系變化的影響,中國國內鋼材市場上鋼材的價格一改兩年來的上升態勢,從2005年4月份后一路走低與歐洲、美國及其他國家形成強烈反差;中國國內鋼材的社會庫存量穩步增加;鋼鐵產業擴張和產品庫存加大,造成鋼鐵行業資金鏈普遍緊張。
由于鋼鐵工業是中國的基礎性產業,中國政策積極介入了對鋼鐵工業的診斷和規范。于是中國《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在經過兩年多的醞釀、調研和討論后于2005年7月20日由國家發展和改變委員會正式頒布。這部鋼鐵新政重點指出了中國鋼鐵工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即生產布局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產品結構矛盾突出、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大等。新政指出今后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改善品種結構,提高質量,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不片面增大規模;促進產業的整合重組,集約經營,降低消耗,降低污染。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將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跨地區的聯合重組,但由于中國地域遼闊,鋼廠集中度低,再加上傳統的地方保護及鋼廠員工的就業問題等因素,重組整合需要時間。同時,由于中國鋼材市場中貿易流通商的作用巨大,對鋼鐵市場和前景的觀察不可忽視流通商。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報告,中國鋼材市場上通過目的流通商銷售出去的鋼材占整個鋼材銷售數量的60%以上。2005年鋼材市場的反復下跌,加大了貿易流通商的資金、渠道緊張,進一步影響后期鋼材市場的價格向不利方向發展。在劇烈的市場波動和嚴峻的形勢下,中國鋼鐵工業有限產保價的實質必要。但是中國鋼鐵生產企業眾多,生產集中度非常低,短期內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減產來穩定價格。此外,地方政府保護及員工就業等問題將影響限產進程。
近期中國鋼材市場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1、中國鋼鐵市場將會成為區別于其它市場價格行情的一個獨特的區域市場,在一定時期內獨自低價運行。中國鋼鐵將形成有別于世界其它市場的低價位,并低價運行至少到2006年上半年。
可以預見的如下幾個基本前提條件確定了上述觀點的形成:中國鋼鐵生產產能逐步釋放,常量在一定時期內很難減少;中國鋼材出口短期內不會較快增加;由于今年鋼材貿易商普遍遭遇市場困難,鋼材營銷鏈條較以往大大縮小,對鋼廠出貨保持較大壓力。
2、2005年12月至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鋼鐵板材生產廠家將面臨最嚴峻的挑戰,中國鋼材市場上板材的價格可能出現歷史低位。
3、中國鋼材市場上經銷商將面臨嚴峻挑戰。據分析,周圍鋼材市場上經銷商所儲存的鋼材庫存量占社會庫存的1/3以上,其它庫存則在鋼廠和終端用戶手中。2005年,中國鋼材市場鋼材價格的劇烈下跌,將使很多經銷商面臨倒閉風險,整個經銷商隊伍面臨重新洗牌可能,也將迫使鋼廠重新認識經銷商的作用并采取新的對策。
中國鋼材市場的潛能巨大,機遇巨大。中國鋼鐵產業將攜其巨大產能形成獨具一格的市場行情,其下一步態勢值得世界關注。在短期內,中國鋼材市場將經歷供大于求的困擾,鋼材市場的價格將在相當時間內低價運行。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