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伴隨鋼材價格高位攀升,刺激鐵礦石市場價格也一路上漲。今年一季度,鐵精粉國內市場價格攀升至最高峰900元/噸。然而市場風云突變,從四月開始鋼材價格一路下跌,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回落。進入四季度,盡管國內一些地區鐵精粉價格已經回落到600多元一噸,跌幅達300元, 且2006年國內外鐵礦石市場面臨降價的總趨勢,但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咄咄逼人的漲價要求,更增加了國際與國內鐵礦石市場走勢的復雜性。
低價格的鋼材已經使中國鋼鐵企業對高價位的原料成本不堪重負,采購價格下斷下調,直接波及鐵精粉市場;隨著國內原礦產量不斷屢創新高,鐵礦石市場供求關系緊張格局被打破,高價位鐵礦石時代即將告一段落。預計2006年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將以低位運行為主,受此影響進口礦市場價格將低于2005年。
一、國內市場價格走勢:2005年我國鐵精粉市場價格以跌勢為主。
第一階段:1至3月我國鐵精粉市場價格大幅上漲。
隨著商家對進口礦價上漲的預期以及談判價格71.5%塵埃落定,鐵精粉市場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行情。鐵精粉價格也因此上漲至今年最高點,其中河北唐山、遼寧鞍山、山東地區最高價格分別達900元/噸(噸價,下同)、750元、950元。
第二階段:4至8月我國鐵精粉市場走勢大幅下跌后小幅攀升,總體以跌勢為主。
由于此階段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斷出臺,4-6月份我國鐵精粉價格走勢一路下滑。7月份鐵精粉市場出現短暫的反彈,但好景不長,8月份下旬價格又開始出現回落。
從4月1日我國取消鋼坯、生鐵等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到 4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再到5月1日起我國將鋼材的出口退稅率由13%降低到11%,同時鐵礦石進口企業從500多家減少到118家, 再到5月19日取消鐵礦石、生鐵等產品的加工貿易。一系列政策限制了我國產品的大量出口,大批資源轉向國內有限市場,難以得到完全消化,供過于求現象日益突顯,鋼鐵生產企業面臨壓力不斷增加,對我國鐵礦石市場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國鐵礦石市場從此元氣大傷,鐵精粉市場價格也不斷呈現回落,各地區價格跌幅達150-200元。
7月20日,國家發改革委正式向外公布《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有人將此稱之為“吹響了中國鋼鐵業整合的號角”。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鋼材價格像坐上了過山車一樣進入下跌通道,鐵精粉市場價格也隨之下滑。
第三階段:8月下旬至年末我國鐵精粉市場呈現出穩步下跌態勢。
2005年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各主要鋼材品種價格大幅回落,鋼廠利潤空間大大受挫,部分鋼廠承受不住原料成本的壓力,大幅下調鐵精粉采購價格。隨著采購日益清淡,鐵精粉市場在未得到有效需求支撐的行情下,價格保持低調走勢。年末,河北唐山、遼寧鞍山地區鐵精粉價格分別為600元、480元,跌幅140元。
二、資源情況:我國鐵礦石資源大幅增長
國內產量:2005年,我國原礦產量不斷突破歷史最高點。 2005年全年原礦產量累計將達40746.33萬噸,同比將增加9735.85萬噸,增長31.4%。
進口數量: 近幾年來,我國對進口礦石依存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進口礦數量逐年攀升。2003年我國進口礦數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2003年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達1.48億噸,2004年進口鐵礦石數量達2.08億噸, 2005年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再創歷史新高。2005年全年進口外礦數量累計將達27579.51萬噸,同比將增加6771.89萬噸,同比將增長32.55%。
三、國際海運費:2005年國際海運費價格整體趨跌
國際鐵礦石海運費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我國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的變化。2005年國際海運費價格走勢基本是:一季度呈下跌態勢;二季度快速上漲后陷入跌勢;三季度小幅上漲;四季度再次下跌。
海運費最高價格呈現在二季度,此時圖巴朗至中國航線的鐵礦石海運費最高點40.18美元/噸,西澳至中國航線的鐵礦石海運費最高點16.04美元/噸。最低點在三季度,此時圖巴朗至中國航線的鐵礦石海運費最低點18.75美元/噸,西澳至中國航線的鐵礦石海運費最低點7美元/噸。
四、鐵精粉市場后期走勢分析及預測
(一)我國礦山投資繼續呈增長態勢
2005年1-10月份我國采礦業利潤增長40.8%,利潤增長率居工業大類前列,我國鐵礦業市場利潤和企業效益可觀,因此,此項投資也呈增長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1-10月份,我國黑色金屬采選業投資累計達202.63億元,2004年同期投資為110.55億元,同比增加92.08億元,增長83.3%,按此預算2005年全年黑色金屬采選業投資完成額將突破243億元。
雖然此項投資繼續呈增長勢頭,但增速放緩。由于今年鋼材市場價格大幅跳水,使得鋼材利潤大幅擠壓,據統計,2005年1-10月份我國鋼鐵企業利潤增長率僅為11.2%,與礦石利潤增長率相差29.6個百分點,鐵礦石價格仍存在很大的下降空間。
(二)鐵礦石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現象
由于我國原礦產量不斷屢創新高,進口礦石數量不斷增加,因此2005年我國鐵精粉市場供求關系已從供求緊張向供大于求方向轉變。2005年鐵精粉供應大于需求現象,供需關系直接影響著我國鐵精粉市場價格下跌。
據統計: 2005年全年生鐵產量將達29883.23萬噸,約需成品鐵精礦需求量46319.01萬噸;2005年我國全年鐵精礦資源投放量為53652.68萬噸,總體看來,2005年全年中國鐵精礦數量供給明顯大于需求,鐵精粉市場價格也將理性回歸。
(三)鋼鐵業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將影響到鐵礦石需求降低
今年我國鋼材價格大幅走低,追根究底主要是因為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產能過剩現象突出。2006年我國對鋼鐵行業的宏觀調控仍將繼續進行。落后產能的淘汰也將逐步完成,企業之間并購、重組、整合將是未來幾年鋼鐵業大趨勢。鐵礦石市場將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發生轉變。因此2006年我國鐵礦石市場需求增長將低于2005年的增長幅度。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原礦產量不斷攀升,鐵礦石供需緊張關系不復存在,未來我國鐵礦石市場價格將趨向理性,進口鐵礦石價格也將因此而降低售價。不論2006年鐵礦石談判價格結果如何,都不能改變明年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回落的運行態勢。受國際市場價格回落態勢的關聯影響、以及國內鋼材市場低價運行態勢壓力和鐵礦石供需平衡關系影響,2006年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將以低價位平穩運行為主。受此影響進口礦市場價格將低于2005年。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