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制定有關措施限制原鎂企業的盲目發展
對已經建成的原鎂規模在10kt以下的生產企業,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置。對經過技術改造能夠達到或基本達到要求的企業,明確時間、目標、要求,經專家驗收合格的,予以保留;對無改造前景的小企業,應予以關閉,為鎂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利的保證。
(2)發展新型鎂工業,走循環經濟之路
皮江法煉鎂廠可與鎂非金屬功能材料的生產組成聯合企業,利用皮江法煉鎂過程中的廢棄物生產鎂非金屬功能材料,不僅解決皮江法煉鎂的環保問題,還降低了金屬鎂與非金屬鎂的生產成本。
(3)加強鎂的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加大鎂深加工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力度
加快鎂產品結構調整,大力開發鎂合金加工材與制品,改變目前中國鎂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的現狀,生產高品質、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產品,大力培育和創造自己的品牌、名牌產品,重視并跟蹤國內外兩個市場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內外客戶提出的鎂深加工產品需求,在更大范圍、更大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堅持走“官、產、學、研、用”有機結合之路。利用國內外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及新的檢測手段,使鎂合金深加工企業上水平、上規模。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與人才優勢,積極研究開發各類新型鎂合金、鎂制品以及新型鎂合金焊接方法及表面處理技術。
(4)成立國家級的鎂業開發應用研究中心
參照國外的成功經驗,建議在北京成立國家級鎂開發應用研究中心,以集中全國鎂業優秀人才,把過去從事鎂教學研究的人員和現在分散在有關行業的從事鎂開發應用的研究人員集中起來,聯合攻關,解決目前影響中國鎂產業發展的一些重大科技難題,盡快提高中國鎂產業化水平。
(5)擴大國內鎂的應用
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拉動國內鎂的應用。對交通領域提出減重、尾氣排放要求,使國內汽車制造商不得不采用鎂合金替代鋼、鋅合金、鋁合金等鑄件以減輕汽車的自重。凡對鎂的應用研究取得成效并形成產業化的企業。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出臺相關法規把汽車用鎂列入各行業的設計,制造規范中去,通過國家政策的實施,推動中國鎂產品的應用。
4結論
中國鎂業的發展,應結合資源、能源和投資環境的優勢,向規?;?、專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形成以鎂為中心的產業群,把企業做強做大,做專做特;盡快提高鎂產業國際化生產經營水平,以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中國鎂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