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策宏觀調控刻不容緩
長期跟蹤國際鎢市的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公司總經理劉瀾明說,實際上近年除中國、俄羅斯鎢精礦開采較多外,美國近年沒有或很少開采國內的鎢精礦。美、日均對鎢精礦實行戰略儲備,在價格適宜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利用中國的資源,一旦國際市場供應緊張,我國鎢品供應可能提價時,美國就拋出儲備,打壓鎢價。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柳正認為,本世紀上半葉,正值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估計到本世紀20年代,我國的工業化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屆時我國鎢的消耗將達到歐美國家目前的水平。對于寶貴的鎢資源現在如果不節約利用,勢必將很快出現嚴重的資源短缺。
為此,中國鎢協及鎢業專家建議,在控制鎢礦生產總量,調整目前我國鎢礦工業不合理的產業結構、促使產品升級換代的同時,尤其要加強鎢品出口管理,完善鎢品出口配額管理制度。
首先,有關部門在制定出口配額時,必須充分考慮國土資源部制定的生產總量控制指標和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以及我國資源供應能力。柳正認為,從國內資源狀況和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度分析,我國鎢出口量應從目前占國際市場份額的80%調到40%;
其次,將高能耗、高污染的鎢鐵出口納入鎢品出口配額管理范圍。同時,通過稅費政策減少乃至限制鎢的中間原料和中低檔產品出口,鼓勵高附加值產品出口。
第三,取消鎢酸、三氧化鎢及各種鎢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仲鎢酸銨、鎢酸鈉和其他鎢酸鹽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將這類中間產品原料的出口暫定稅率提高到20%。
第四,為維護鎢礦生產總量控制政策的權威性,保障國家資源所有者的正當權益,對超標生產的鎢礦開采企業,除進行適當的行政處罰外,還要加征200%的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
第五,要重視鎢的綜合回收利用,將鎢二次金屬的回收放到戰略地位。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