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1月份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山西省原鎂產量為2.11萬噸,1-11月累計產量18.44,同比下降36.44%;陜西省為1.35萬噸,1-11月累計產量9.56萬噸,增長20.31%。兩省的原鎂產量差距已經在縮小。
據報道,2009年12月份全國原鎂產量約40000噸,其中山西省產量約為17500噸,陜西省約為17000噸,寧夏產量約為5000噸,內蒙古約為700噸。陜西省目前在運行生產的鎂廠有20多家,其中月產在千噸以上的就有近10家,全部在府谷、神木地區。基本上都是以蘭炭煤氣作為能源。
在2009年中國原鎂產量預計將減少 30%的背景下,陜西神府地區產量卻增長超過20%,顯示出該地區正在成為新興的鎂產業基地,也是中國鎂產業布局重新調整的一個標志。據不完全調查,該地區建成投產的鎂廠有近40家,產能已經超過40萬噸。大都是在2007-2008年鎂市場好的時候建成的。2009年陜西省原鎂產量約占全國的30%,而在2008年只占13%。(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