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在即將過去的2009年的產業歷程,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超預期”,而高產量、高庫存始終對鋼材的需求形成一種“稀釋”作用,致使行業基礎不穩固,結構性矛盾持續積累,這決定了2010年將是鋼鐵業的“平臺年”和“調整年”。
匯總國內一些主要機構的預測信息,基本認為2010年國內大規模投資不會很快消失,鋼鐵需求將承接今年的態勢,繼續增長。特別是國家此次提出推進城鎮化發展,將會對鋼鐵業產生“多品種”的拉動作用。預計明年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可達6.2億至6.23億噸,較今年增加約5000萬噸,增幅在8.6%左右。而國際鋼協預測,2010年全球鋼材表觀消費量將達12億噸左右,比今年增長9.2%;其中中國市場鋼材消費量增長5%,美國有望增長19%。
鋼材市場走勢估計會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特征,自二季度開始鋼價可能會出現攀升,持續到三季度,而四季度又逐漸回調,總體行情要好于今年。中鋼協相關人士認為,明年鋼價走勢將保持階段性、區間性波動的特點,總體上長材價格水平將好于板材。
從今年國家相關部門不斷釋放出的“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信號來看,鋼鐵業在國家下一步“調結構”戰略布局中將首當其沖。抑制鋼鐵產能過剩、推進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將是鋼鐵業的“首要任務”,所以明年也是鋼鐵業的“調整年”。
此次金融危機給國內鋼企提出了新課題,產品結構調整應遵循以下四條原則:首先,中國鋼鐵產品結構調整要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不能過高,過高就會有風險。其次,要充分考慮中國基本國情、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目前,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城鄉差別、東西差別和南北差別雖有改善,但其差距仍然較大,國內鋼鐵業的產品結構要貼合這樣的發展特征。再次,中國正在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要完成這個任務至少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需要什么樣的鋼材正是鋼鐵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和目標。最后,隨著工業化進程,產品結構調整也要為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支撐。要以國內市場占有率和自給率為標準,按供需基本平衡進行調整,調整投資方向,調整供需關系。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