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發布的前三季度國土資源管理形勢分析報告指出,截至9月份,湖南基本完成了11個重要礦種、106個重點礦區的資源整合,新設探礦權166宗,出讓采礦權15宗,實現兩權價款1.6億元。同時,該廳今年實施的16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和61個省級探礦權地質勘查項目部分項目取得重大找礦成果。
據了解,湖南礦產資源整合穩步推進,基本完成了11個重要礦種、106個重點礦區的資源整合。新批準采礦許可證15個,變更170個,延續257個,以煤礦為主。礦產品市場持續下滑的勢頭得到遏制,一些主要礦產品的價格有小幅回升。礦產資源勘查力度較大,新設探礦權166宗,出讓采礦權15宗,實現兩權價款1.6億元。地勘總投入2.87億元,其中中央投入4678萬元,省級投入1.36億元,社會投入1.04億元。
該廳今年實施的16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和61個省級探礦權地質勘查項目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取得重大找礦成果,瑤崗仙鎢礦、寶山鉛鋅銀礦、黃沙坪鉛鋅礦分別延長礦山服務年限20年、60年和50年以上。
據了解,針對礦產品價格仍低位運行、礦山企業利潤下降、停產半停產企業增多、就業人數減少等現狀,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將采取減、免、緩、分期繳納礦產開發各類規費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全面推進56個省級重點礦區、60個市級重點礦區以及鎢、錫、銻等重點礦種的開發整合工作,淘汰一批小礦山、小選廠,做大做強一批探、采、選、冶一體的礦業集團以扶持該省礦業發展。
同時,該廳將繼續加大地勘投入,在南嶺、湘西、湘東北、湘中等成礦帶優選14個重要遠景區和16個危機礦山深邊部,集中力量、整裝勘查、重點突破;切實抓好重點礦區、重點礦種的專項整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促進礦業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完善礦山地質環境補償機制,在冷水江錫礦山等地開展地質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探索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融資、市場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機制,推進尾礦尾砂綜合利用、土地復墾復綠、水土污染治理、村鎮整治和礦山公園建設,改善礦區生產生活環境。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