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將于今天揭曉10月份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其中代表通脹前景的CPI尤其引人關注。盡管各方機構一致認為伴隨著經濟的全面回暖,我們已經走出通縮陰影,但對于未來數月,是否將迎來物價的急速反彈,各機構與專家之間存在明顯分歧。昨天,部分機構甚至拋出了物價可能“二次探底”的預言。
物價探底派:價格上漲或低過預期
目前,市場上對我國經濟總體持續向好的基本預判一致,但是,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卻存有很大分歧。一方面,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美歐的產出缺口可能仍會抑制2010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但另一方面,基礎貨幣已連續6個月超強增長(目前尚無放緩跡象),并且,受新投資項目和出口行業復蘇的帶動,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勞動力市場開始再度趨緊。
“盡管通脹和政策收緊預期一再升溫,但通脹壓力明顯放大仍須等待。”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李煒表示,未來物價的上漲幅度可能低過預期。渣打中國昨天發布的《中國通脹觀察》報告調整了對2010年CPI和基準利率水平的預期:將2010年CPI增長率調低至3.5%(之前預測值4.5%);另外,明年央行加息次數預期從三次下調至兩次,分別在一季度和二季度。此外,報告預測明年初央行將動用人民幣信貸的量化指導措施。
李煒認為,從各類食品價格走勢分析,短期內價格上升壓力有限,原因有三點:中國的糧食供應很大程度上靠國內生產,糧食儲量很高,并且,今年糧食豐收形勢良好;中國食品中的“重要一環”肉禽制品價格主要由豬肉價格決定,但目前豬肉價格處在回落區間;蔬菜和鮮果價格走勢季節性波動趨勢強,未來漲勢將溫和為主。此外,李煒認為,非食品價格看上去并沒有太大上漲動力。目前,非食品類商品比重占到整個CPI籃子的66%,但生產率的提高和產能過剩共同壓低了非食品類價格。
長城證券研究部門的分析師撰寫報告稱,第四季度將仍是物價底部徘徊階段,10月CPI指標可能出現超預期的“二次探底”,預計CPI指標可能會低于-1.3%。報告同時指出,通脹壓力的舒緩有助于管理層繼續保持貨幣環境的寬松。
物價反彈派:CPI負增時代將終結
不過,物價反彈派人士認為,基于基數效應等因素,未來6個月CPI的同比增速上行是毋庸置疑的。部分專家指出,盡管市場和研究人士對2010年物價走勢看法不一,但顯然公眾的通脹預期正在上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CPI和PPI降幅都將在10月份急劇收窄。交通銀行研究部的報告指出,隨著年底食品價格的季節性回升、非食品價格降幅的不斷收窄以及此后數月翹尾因素負效應大幅減弱,CPI回升的趨勢將明顯增強。交行相關專家分析,物價回升的趨勢已經確立,2010年我國物價將重回上升軌道,初步預計2010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在4%左右。
同時,高盛亞洲最新的報告認為:“目前為止,我們已走出通縮。”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大膽預測,在未來半年內,通脹壓力將急速放大。明年年中達到5%。
(新聞晨報)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