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已經走出地震的陰影,并將爭取在十一五末期做到釩產業國內第一,世界前茅”,攀鋼董事長樊政煒自信滿滿地表示。他說,攀鋼今年生產情況正常,產量較去年有大幅提升,但具體數量不方便透露,可以肯定的是,在地震中受損嚴重的攀鋼已經走出陰影,不僅啟動了總投資66.8億災后重建項目,還將很快推出戰略重組計劃。
32億投資著眼釩鈦生產
作為從川內城市攀枝花走出的大型央企,攀鋼在60余家簽約企業中更具本土作戰優勢,在其公布投資項目之前,就有知情人透露,攀鋼的投資范圍不會超出攀枝花市。果然,在簽約儀式上,這筆資金最終被確定“花落”攀枝花米易縣內,總投資額超過32億,主要用于白馬二期工程的建設。
白馬二期是攀鋼開發利用釩鈦磁鐵礦資源的重要基地,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建成投產。二期工程將在3年內完工,建成后,將每年新增釩鈦磁鐵礦原礦850萬噸,鐵精礦505萬噸。對于這樣的發展速度,樊政煒顯得非常樂觀,他預計在十一五末期,攀鋼有望做到釩產業國內第一,世界領先,鈦產業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
產能過剩致鋼鐵價格下調
開發建設白馬鐵礦,是攀鋼實施資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多數人眼中,攀鋼的形象異常鮮明——央企、西南地區最大鋼鐵公司、并以生產鋼鐵為世人所熟知。但據樊政煒透露,隨著企業不斷的深化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攀鋼的發展重心正由鋼鐵向釩鈦產品轉移。
樊政煒認為,目前國內鋼鐵行業產能明顯過剩,導致市場供過于求。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鋼鐵降價就是明顯的信號”,他說,在世博會前夕,上海寶鋼率先宣布下調鋼材產品11月份出廠價格,下降幅度約在9%-13%,又一次表明鋼鐵行業進入調整周期。“攀鋼也只能隨行就市”,他嚴肅地說。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