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鎂消費大量減少
與2007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全球每月消費量估計減少了50%,中國的消費量則減少了約25%。鋁業、汽車業、鈦業、鋼鐵業的產量下降使得鎂的需求急劇下降。下半年市場會有所恢復,但是仍然不容樂觀,尚輕時代預計今年全球原鎂消費量為40萬噸,比2008年降低40%,比2007年降低50%。相比較而言,國內消費情況稍好,隨著國內促進消費、擴大投資政策的實施,以及房地產、汽車、家電、鋼鐵行業的增長,鎂的消費也會有所回升。
2.鎂企業大量減產,停產
由于市場萎縮,加上焦炭、鐵合金行業不景氣導致煤氣供應不足,中國鎂冶煉廠減產、停產現象十分嚴重。1-8月份,鎂行業綜合產量25.62萬噸,下降了 32.9%,從最高7.2萬噸,下降到今年2月份最低2.46萬噸,下降了64%。尚輕時代估計其中原鎂產量不到22萬噸,平均月產量只有2.75萬噸,大大低于去年上半年平均月產量。尚輕時代初步統計,2008年底全國原鎂產能有120萬噸,照此推算,目前產能利用率不到30%。目前,其中山西、陜西、寧夏各累計生產12..35萬噸、5.62萬噸和4.42萬噸,分別同比減少48.23%、6.82%和9.59%,目前大多數企業都處于完全停產狀態。 8月產量受價格上漲略有恢復,但后市還很不確定。
3.出口量大幅下降
鎂出口急劇下降,1-8月出口量總計為12.16萬噸,減少了61%。1-6月份各月出口量一直在1.5萬噸以下,7-8月份恢復到了2萬噸,而2008 年同期月出口量穩定在3.5萬噸,最高達到過4.6萬噸。長期以來,中國鎂產品80%左右出口,對國際市場依賴度過大。因此,面臨國外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制造業的明顯下滑,中國鎂工業難以靠有限的國內市場改善困境,所面臨的困難明顯多余其他原材料行業。
4.鎂價格迅速下跌,價格與高點相比下跌了近60%
金屬鎂價格從2007年初14800元起一路上漲,在2008年6月達到最高37500元,2008年6月起,金屬鎂價格一路下跌,11月份最低達到 14800元。今年年初的鎂價格為17200元,之后又在15000-16000之間低價徘徊。8月中下旬,受買家入市采購集中的因素影響,鎂價一度回到 16600-17000元,之后又回落到9月底的15500元。
業內人士分析,在巨大的產能面前,鎂價大幅上漲或者鎂廠大量盈利的機會已經沒有了,目前,啟動市場顯得比什么都重要。另一方面看,由于產能過剩問題會長期存在,加上鎂企業原料采購價格保持平穩,技術進步顯著、能耗降低等因素,鎂的價格穩定或相對穩定也是有利于這一材料應用的。尤其是目前國內鋁價相對國外市場價格偏高,為15000元左右,鎂鋁價格之比只有1.03,今年始終沒有超過1.15,這也證明鎂價格進入一個相對合理甚至有些偏低的時期。尚輕時代呼吁鎂行業與鎂企業應該積極與用戶溝通,積極推動鎂的應用,為解決自身困境做出努力。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