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于日本神戶舉行的國際鉬協(IMOA)年會上,鉬庫存成了會場外主要的談論話題,大家一致認為中國在8月個多月以來至少有3000萬磅鉬的過剩庫存,而且主要由這期間的過量進口和中國主要生產商的產量稍有提高所致。
在日本,主要的不銹鋼廠家幾乎有12個月的鉬原料庫存,因為履行了08年的長單采購,但是鋼廠的開工率卻自08年底直線下降,而且目前仍保持低位運行。
但是想要評估中國的鉬庫存到底有多大非常困難,正如想知道他們被如何處理一樣,甚至連中國的生產商和貿易商都不確定。他們報道,庫存主要掌握在政府、投機商以及貿易商等手中。由于這些庫存并沒有全部掌握在強勢個體當中,因此大家比較擔心,一旦出現恐慌,那么大量原料將會充斥市場。
據悉,一些中國進口鉬產品被放置在保稅倉庫,他們很容易被返回來出口。一西方鉬供應商確定,中國買家取消了其氧化鉬裝船,但是從消費上看,這些氧化鉬將被煉成鉬鐵,繼續變成過剩庫存。
鉬庫存并不是供應商唯一頭疼的問題,他們開始更加擔心中國鋼廠的庫存累積,中國生產商、貿易商過高的鉬庫存加上鋼廠的產品庫存使得未來鉬需求下降的風險滋生。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