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近日全國“兩會”舉行的記者會上說,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如果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臺規劃。
張平說,去年中國城鎮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來計算,已經達到52.6%左右。超過了50%,這就使得我們中國的城鄉結構發生了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可以說大部分人已經在城市生活。
張平指出,中國的城鎮化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包括現在有不少農民工以及隨遷的家屬、子女進城,還沒有能夠真正地、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就是我們現在城鎮化的二元結構,戶籍和常住人口之間還是有差別的。應該說這還會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從城鎮化的內涵來看,推進進城農民工的“市民化”是根本的核心。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教授告訴媒體,盡管中央一直將此作為城鎮化的原則和重點,但對于地方政府來說,農民工市民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抓手,所以更多地是從城鎮建設入手。實際上,在城鎮化熱潮下,地方城市的擴張熱情亦隨之高漲,例如蘭州、十堰的削山造城,部分沿海城市的填海造城、海濱新區建設,以及撤縣設區等。
而在涉及深層次的戶籍改革、農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各大城市進展甚微。去年8月,媒體曾披露,國家城鎮化專題調研組在全國不同城市調研發現,“戶改幾乎遭遇所有市長的反對”。“這主要是利益的問題,戶籍改革是需要掏錢的,而他們不希望把錢用在這方面。”肖金成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國家下決心,“原則要明確,責任要分清”。
張平說,目前城鎮化的重點是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不僅僅要看它的速度、它的規模,更要看它的質量和水平。”
張平表示,如何搞好城市布局是一大關鍵,大中小城市都要有一個合理的結構,溫家寶總理日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到,要適當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發展規模,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
在專家看來,中國城市應該保持一種平行發展結構,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小城鎮應該平行發展。“大城市往往都是綜合(行情專區)型的,主要是第三產業,而中小城市一般都是專業性質的制造地,所以不能僅僅發展大城市,大家都去搞第三產業,那第二產業誰來做?”
肖金成也認為,我們一直強調要控制大城市規模,但能不能控制得住是另外一個問題。未來城鎮化發展應該做好城市群的發展,只有城市群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大城市剛好都是城市群的核心,只有周邊城市發展了,完善了,這些資源才有可能向周邊城市轉移。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