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調結構是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主線之一。近日,經濟學家鐘偉表示,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剛剛開始,而不是行將結束。
從中國經濟上兩輪的結構調整來看,1989-1992年間,中國經濟增長一度低至4%,但通脹仍有3%以上,這種局面一直到“南巡講話”之后才逐步好轉。
而1998-2002年間,中國經濟增速“七上八下”,但同時伴隨通貨緊縮,期間國企整體轉型和脫困問題,金融體制改革問題令人關注。
從目前看,中國經濟可能在今后幾年延續約7%的增長和2%的通脹的搭配,情況優于上兩輪的結構調整。
回顧三年國有企業的整體脫困攻堅戰,當時提出了衡量“整體脫困”的三大指標,一是企業虧損面從40%降至20%以下,凈利潤率從約4%提升到超過5%,資產產出率從50%提高到70%。
從工業投資增速和盈利狀況看,當下企業微觀績效仍在惡化中,估計企業虧損面略超20%,凈利潤率約5.3%,資產產出率可能僅有約20%。從這些指標對比來看,目前中國的結構調整進程可能僅完成1/4,更痛苦的兼并破產時刻遠未到來。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