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上半年多數時間全國保障房開工進度一直比較慢,截至5月底,全國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的實際開工率為32%。但1個月后,開工率快速提升到了56.6%。對于形勢一片大好的數據,連《人民日報》都質疑稱少數地方在申報數據時,將去年未開工的項目結轉到今年開工項目中。為了加快進度,在審批手續不全的情況下就開工建設,邊施工邊審批的情況則更為普遍。還有一些地方,將奠基儀式作為開工的標志,“鏟點土就算開工”。在上半年保障房建設真實情況未全面公開的情況下,住建部日前再次發布1-7月份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稱,今年前7個月全國保障性住房及棚戶區改造住房已開工建設721.8萬套,開工率72%(不含西藏自治區)。安邦認為,保障房建設速度加快是件大好事,不過應當注意三個問題:一是開發商能否保證開發利潤率極低的保障房的建設質量?二是保障房建設中,有多少項目是形式上開工而不是實質的開工?不少房產商在土地上只是打了樁,就囤地五六年,甚至從上世紀囤地至今。有多少保障房項目學習了這種“先進”經驗?三是多少保障房是正直意義上的保障房而不是動遷安置房或企業自建的員工宿舍?各地有沒有底氣全面、詳細地公布保障房項目以消除公眾的質疑?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