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7年底出臺《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后,昨日,三部委對目錄進行了較大調整。其中,鼓勵引進先進技術部分大幅擴容。
《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即對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和資源性產品、原材料進行貼息支持。其中,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由以前的44項變為178項,擴容4倍多;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由106項變為147項,增加近五成;鼓勵進口的資源性產品、原材料也由以前的11項調整為12項;四部分惟一數量減少的是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由以前的66項變為目前的46項。
對比兩次目錄,在引進的先進技術方面,新目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專用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修船(含改裝船)設計技術、數字電視關鍵技術和衛星廣播電視技術等。設備方面更是增加了汽車整車和關鍵總成設計、試驗裝置、船舶制造用關鍵件和飛機制造用關鍵件等。資源性產品、原材料方面,2007年發布的目錄涉及了鎳、鉻、鈾、鉬、鈦、鈮、鉭礦砂及其精礦、銅精礦、鋅精礦、多晶硅、聚酰亞胺顆粒等,而新的目錄則去除了鉬和多晶硅,添加了鉛精礦、鈷精礦及鎳鐵。
有關專家認為,多晶硅的去除或與最近重復建設致使產能過剩有關。同時,近來有色金屬行業出現回暖跡象,企業開工數量有所增加,鎳、鉻等價格反彈較快,貼息支持從某種程度上將緩解開工難。
“從新目錄來看,無論是相關行業還是范圍都更加寬泛。技術發展了,當時的先進技術落伍了,就要剔除出"先進"行列,所以需要及時調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更重要的,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大部分行業企業受到沖擊,行業借此進行產業升級的愿望加強,而升級必然需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國家選擇在經濟復蘇筑底時推出新目錄進行貼息,"支持"意圖明顯”。與上述三部分大張旗鼓進行擴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減少了近1/3。對比發現,重點行業開始向電子行業傾斜,城市垃圾處理等行業在新目錄中被刪除。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