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為了應對嚴重的霧霾,國家能源局近日成立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辦公室,并悄然印發了《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為了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也即人們簡稱的“大氣十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對任務進行了分解細化,在10個方面80項任務中,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的有11項,配合的有7項。”一位地方能源局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工作方案》提出了具體的落實措施。
此前,環保部部部長周生賢曾經公開表示,《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耗煤項目煤炭減量替代管理辦法、考核辦法等“大氣十條”的配套政策,力爭在2013年底前發布實施。
目前,《工作方案》并未對外公開。“我最關心的是天然氣的供應能否跟得上治理霧霾的需要。因為改變霧霾主要靠減少煤炭的消費,而天然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替代能源。”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
2015年重點城市供應國V汽柴油
根據《行動計劃》,國家提出了煤炭消費比重、可再生能源比重等具體目標,確定了“增加天然氣供應”、“外送電通道和煤電基地建設”等多項任務,在控總量、調結構、轉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工作方案》提出了6項主要措施。
“首先是加大火電、石化和燃煤鍋爐污染治理力度。火電、石化企業及燃煤鍋爐要確保按期達標排放,處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控制區的,要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前述地方能源局官員介紹。
在油品升級供應方面也部署了具體的時間表。2015年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符合國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同時,國家也將增加天然氣供應。一方面提高國內常規氣的產量,另一方面還將加快開發煤層氣和頁巖氣,推進煤制氣有序發展,積極引進境外氣源等措施增加天然氣供應。到2017年,全國天然氣供應量達3300億立方米。
“其中,煤制氣可作為常規天然氣的有效補充,緩解天然氣供不應求的局面。但考慮到煤制氣項目的能效有待提高、耗水比較多和增加碳排放等主要問題,國家會謹慎開展煤制氣新項目。”前述地方能源局官員介紹,未來國家將在煤炭資源豐富、水資源有保障、生態環境許可、運輸便捷的地方開展煤制氣項目,禁止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限制和禁止開發重點生態功能區內建設項目。
第四項措施,即在具備水資源和環境容量的煤炭富集地區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加快配套輸電通電建設,增加向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清潔能源供應。
前述地方能源局官員介紹,為了實現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的目標,必須積極發展清潔能源,預計2017年水、風、光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3、1.5和0.7億千瓦,生物質能利用規模達7000萬噸標煤;力爭2017年運行核電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2800億千瓦時。
此外,國家能源局還將強化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進“一掛雙控”,即將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掛鉤,實行消費總量和單位產品能源的雙控制。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實現煤炭消費總量的負增長。
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不再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