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局主動服務, 積極引導,采取非常措施,服務重大建設項目,提高行政效率,加速環評等業務辦理。
截止6月30日,廣西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新開工和預開工的190個(實際188個)項目中,該局共完成114個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完成率為60.0%,比5月底增加12.11 %,在受理的152件環評文件中,實際辦結時間為11.3日,提速率為62.4%,有力地服務了廣西經濟建設。
在環評審批機制方面,廣西環保局及時調整《廣西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目錄》,進一步下放審批權,指導市、縣環保部門在新形勢下處理好把關和服務等關系;加強對重大項目環評工作進度管理,及時掌握項目環評情況,分別召集廣西區交通廳、區鐵路建設辦等單位,研究公路、碼頭、鐵路項目環評審批前期工作前移、建立全程跟蹤環評文件編制工作、加快項目環評進度有關問題。
同時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大小,實行分類評估,分類審查,分類確定時限:對“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項目,嚴格執行環境準入條件,嚴格審批;對其他環境影響較小的項目則簡化評估;對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災后重建等項目的環評審批,開辟“綠色通道”,及時辦理,切實做好服務。
該局還出臺進一步簡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等措施,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對重大建設項目和擴大內需投資項目,又滿足環境準入條件的,盡快審批,縮短辦理時間。
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天等分公司3萬噸/年電解金屬錳項目,是廣西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該項目因渣場選址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被暫緩批復環評。廣西環保局主動介入,為企業出主意、想辦法,從北京、桂林等地請來地質水文、巖土工程方面的國內資深專家到現場進行認真勘查。專家們否定原來的渣場選址,提出了渣場另行選址的方向,并協調當地政府在項目渣場征地方面給予支持落實。
廣西環保局加強與環保部溝通對接,爭取環保部及時對廣西重大建設項目環評受理與審批。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右江魚梁水利樞紐工程、華潤賀州電廠一期(2×1000MW)工程等一批自治區重大項目的環評文件也因此順利獲得環保部批復。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