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鑄鐵熱處理的目的在于兩方面:一是改變基體組織,改善鑄鐵性能,二是消除鑄件應力。
一、時效
鑄造過程中鑄鐵件由表及里冷卻速度不一樣,形成鑄造內應力,若不消除,在切削加工及使用過程中它會使零件變形甚至開裂。
二、改善鑄鐵件整體性能為目的熱處理
為改善鑄鐵件整體性能常有消除白口退火,提高韌性的球墨鑄鐵退火,提高球墨鑄鐵強度的正火、淬火等。
1、消除白口退火
普通灰口鑄鐵或球墨鑄件表面或薄壁處在鑄造過程中因冷卻速度過快出現白口,鑄鐵件無法切削加工。為消除白口降低硬度常將這類鑄鐵件重新加熱到共析溫度以上(通常880~900℃),并保溫1~2h(若鑄鐵Si含量高,時間可短)進行退火,滲碳體分解為石墨,再將鑄鐵件緩慢冷卻至400℃-500℃出爐空冷。在溫度700-780℃,即共析溫度附近不宜冷速太慢,以便滲碳體過多的轉變為石墨,降低了鑄鐵件強度。
2、提高韌性的球墨鑄鐵退火
球墨鑄鐵在鑄造過程中此普通灰口鑄鐵的白口傾向大,內應力也較大,鑄鐵件很難得到純粹的鐵素體或珠光體基體,為提高鑄鐵件的延性或韌性,常將鑄鐵件重新加熱到900-950℃并保溫足夠時間進行高溫退火,再爐冷到600℃出爐變冷。過程中基體中的滲碳體分解出石墨,自奧氏體中析出石墨,這些石墨集聚于原球狀石墨周圍,基體全轉換為鐵素體。
3、提高球墨鑄鐵強度的正火
球墨鑄鐵正火的目的是將基體組織轉換為細的珠光體組織。工藝過程是將基體為鐵素體及珠光體的球墨鑄鐵件重新加熱到850-900℃溫度,原鐵素體及珠光體轉換為奧氏體,并有部分球狀石墨溶解于奧氏體,經保溫后空冷奧氏體轉變為細珠光體,因此鑄件的強度提高。
4、球墨鑄鐵的淬火并回火處理
球墨鑄造件作為軸承需要更高的硬度,常將鑄鐵件淬火并低溫回火處理。工藝是:鑄件加熱到860-900℃的溫度,保溫讓原基體全部奧氏體化后再在油或熔鹽中冷卻實現淬火,后經250-350℃加熱保溫回火,原基體轉換為回火馬氏體及殘留奧氏體組織,原球狀石墨形態不變。處理后的鑄件具有高的硬度及一定韌性,保留了石墨的潤滑性能,耐磨性能更為改善。
5、球墨鑄鐵的等溫淬火處理
球墨鑄鐵的等溫淬火處理目的在于讓鑄鐵件的基體組織轉換為強韌的下貝氏體組織,強度極限可超過1100MPa,沖擊韌性AK≥32J。處理工藝是:將球墨鑄鐵件加熱到830-870℃溫度保溫基體奧氏體化后,投入280-350℃的熔鹽中保溫,讓奧氏體部分轉變為下貝氏體,原球狀石墨不變。獲得高強度的球墨鑄鐵。
上述鑄鐵熱處理表明:鑄鐵件熱處理只能改變基體組織,不能改變石墨的形態及分布,機械性能的變化是基體組織的變化所致。(來源:國際鑄業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