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基業,貴在基礎”,“鑄造”是機械工業的重要基礎,壓鑄是鑄造的精密高效工藝技術,隨著國民經濟,特別是汽車工業的高速持續發展,壓鑄產業空前興旺,2011年突破200萬噸大關,近年仍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我國第一代壓鑄工作者。親身經歷了我國壓鑄業從“星星之火”的萌芽時期、“遍地開花”的發展時期,直至建成“壓鑄大國”的全過程。過去的已成歷史,重要是關注未來!第一代壓鑄工作者雖然老了,而中國壓鑄事業還很年輕。只要國民經濟,特別是汽車工業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壓鑄業就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實現“壓鑄強國夢”,就要在壓鑄件質量、工藝技術、合金、設備、模具、管理,效率、特別是人才,全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適時加速壓鑄業的戰略轉移,這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發展創新完善過程。
全面提升鑄件質量,發展高精鑄件。在市場經濟國際化的情況下,從出口低檔鑄件,實質上是出口資源和能源,轉變為出口精密高檔鑄件,實質上是出口技術和智慧。促使我國壓鑄發展模式從“量變”轉向“質變”的更高水平。
致力技術創新,在關鍵技術上要有重大突破。從合金、模具、設備以及工藝技術領域趕上和超過國際水平。
全面提高壓鑄人員素質,特別是培育創新人才。壓鑄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需要合金、設備、模具、工藝技術等各方面人才。確立“人才是決定事業成功之本”的理念,以企業為基礎,與院校相結合,多元化多渠道地培育壓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從粗放低效管理轉變為精細高效管理。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要求管理科學化、信息化、電子化、智能化,具有很強的組織機動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以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適應壓鑄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掀起強勁“東風”,也為壓鑄產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機遇,正是實現宏偉的“壓鑄強國夢”極為有利的時機。
(來源:國際鑄業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