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歷經多年風雨磨礪,我國的精密鑄造行業已取得了較大進步,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保持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質量、品種、數量及整體技術水平這幾個方面。因此,我國要從鑄造大國邁向鑄造強國,必須建立一個高質量、少污染、相對穩定、有序供應的鑄造材料市場,必須達到的以下三大目標:
一、完成在增長方式上由勞動、資源密集型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的轉變,由粗放污染型向綠色集約型轉變,產品的質量、品種、數量與世界先進水平相當,優質材料的比重迅速增加,整個精密鑄件廠的生產效率、經濟效益成倍增長;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初步建起與環境協調一致的中國鑄造材料產業系統。
二、形成一些結構合理、整體水平高的產學研結合的研發和教育培訓基地,能不斷向企業輸送專業人才,不斷開發出高質量、高檔次鑄造材料新品種,滿足對鑄造材料日益增長的需要,同時逐步加大技術出口的力度。
三、要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淘汰一批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差,污染嚴重,經濟效益不好的小型精密鑄件廠,形成相對集中的“小型巨人”和“明星企業”,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特別是要涌現一、兩個可與世界知名企業抗衡的骨干企業,它們的技術水平高,工藝裝備精良,資金雄厚,管理水平先進,能不斷向市場提供高檔、優質的鑄造材料商品,市場占有率高。隨著與鑄造模具產業相關的產業的發展動態,鑄造模具產業要適時的調整自己的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與時俱進,更好地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以適應新時期的市場需求,力求更好的發展。(來源:國際鑄業網 )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