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65家被查企業21家存在環境問題。昨天,環保部通報10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專項檢查情況。65家企業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四省(自治區),河北省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最多,上榜14家,北京市則有3家企業,其中強聯水泥廠早在7月環保部暗訪時就被指無組織排放。
10月專項檢查的主要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介紹說,環保部主要對北京市的房山區,河北省的石家莊、唐山、邢臺、張家口、邯鄲、承德,山西省的大同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等地大氣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督查。
環保部公布的檢查結果顯示,21家問題企業14家分布在河北省,其中唐山市最多,有7家,此外,邯鄲市4家,邢臺市2家,承德市1家。
7家問題企業上榜的唐山市,已經對5家企業進行行政處罰,責令1家企業停產整改,1個工地停止施工,對選礦的小作坊斷電取締,同時對4家企業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在唐山市的處罰中,主要的行政處罰手段是罰款,其中最高金額是15萬元,最低金額只有2萬元。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表示,“罰款金額太少。” 他指出,目前,對環境違法行為,只能按照現有法律進行處罰,最高限額是10萬,久查不辦的是20萬,別的還沒有具體的措施。他表示,只能寄希望于這次環保法的修改,讓包括按日計罰等措施真正落實成法律條款,這樣將來我們的經濟處罰才能更嚴厲。
另外,鄒首民提到,目前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企業人員局限于行政處罰,對相關政府部門任職人員也只是降職,并沒有追究法律責任。他表示,雖然此前兩高司法解釋提出,一年內有兩次環境違法的情況下,可以追究法律責任,但其附加條件要求,有兩次違法并造成一定的環境影響的才能追究法律責任。目前環境影響很難評估,所以追究法律責任很難落實。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