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前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鐵合金產品出口影響巨大。據海關統計,今年1-5月份錳合金(包括硅錳、錳鐵)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93.6%;而且今年的錳合金出口中大多為轉口貿易,一般貿易項下的出口量更少。這種趨勢截至6月底并沒有出現改變。
據分析,自我國對錳合金征收出口關稅,并逐步將稅率于2008年提高到20%以來,我國錳合金產品出口直至2008年8月份前仍具有競爭力,出口量一直都是穩中有升。但9月份以來,國際市場供需狀況發生大幅逆轉,中國的鐵合金產品由于收到高額關稅的限制,已失去了市場競爭力;而像巴西、南非、委內瑞拉、烏克蘭、印度、韓國等生產錳合金的國家,他們的產品出口均為零關稅,而且個別國家還有出口退稅的支持。因此,國際市場上僅有的一部分錳合金需求讓以上國家的場上占領。據了解,南美某鋼廠近期招標硅錳,中標價為900-950美元/噸(60天付款),分別由Vale和委內瑞拉的廠家中標,中國的企業報價1280美元/噸,印度企業報價1100-1150美元/噸,韓國方面無報價;中碳錳鐵(Mn: 75%,C: 2%)南美中標價900美元/噸,中國報價1350美元/噸。從以上價格來比較,中國的價格高主要是20%的關稅限制,同時由于錳礦成本、運輸成本、港口成本均比巴西等國家高,中國企業出口不再具有競爭力。
在目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各國都在加大力度出臺政策對企業進行扶持,鼓勵本國企業產品出口以振興經濟。因此,建議中國政府可以考慮在目前出口大幅回落的情況下,暫時取消出口關稅,以便使這些產品能繼續參與國際競爭,同時消耗國內的過剩產能、解決就業、增加當地政府稅收。絕大多數錳合金生產企業目前能耗降低、環境條件好,不要再以“三高”、“兩資”的帽子限制發展。每一次經濟復蘇,原材料、能源性的產業首先恢復方能使經濟走出低谷;取消關稅可以是暫時的,可以等到適當的時機重新恢復出口關稅,控制這些行業的有序發展,而不是把企業“管死”。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s.com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