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08月19日,南京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高溫天氣終于有到頭的跡象,已經在家歇了三四天的鋼貿公司業務員王曉丹終于愿意去辦公室了,不過還不到下午5點,她就開始準備下班了。“現在又沒什么業務,天又那么熱,老板說沒事可以不來。”王曉丹告訴記者,最近銀行已經把鋼貿貸款全部停掉了,他們公司已經沒錢拿貨和墊款,業務基本陷入停滯。《華夏時報》記者也從多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那里證實,從本月開始,銀行的確已經全部停放鋼貿貸款。
“對于鋼材(3817,40.00,1.06%)市場的貸款的確不再新增了,不過一些有真實供銷合同的還是給貸。”工行蘇州分行信貸科一位負責人指出,鋼貿行業的最大問題是鋼貿商套取銀行資金進行金融投資,因此必須要加速去杠桿化才能恢復。
然而記者了解到,事實上,一些銀行和中介機構卻利用鋼貿商的弱勢地位“趁火打劫”,一位鋼貿商提供的貸款成本顯示,一筆流動資金貸款的成本費用高達40%,直追民間高利貸。
“現在就是直接不給貸”
隨著鋼貿企業的違約風潮越發猛烈,銀行對鋼貿貸款的風險容忍度也在進一步降低。“現在就是直接不給貸,不管你怎么樣,除非有房產抵押,鋼材抵押也不收。”8月19日,記者來到南京銀通物資交易中心,南京寶安貿易公司總經理張福龍告訴記者,現在銀行對鋼貿企業貸款其實就是一刀切,他們公司從前年開始就沒有拿過一分錢貸款。
而該交易中心另一家鋼貿公司老板周先生也告訴記者,銀行全面停發鋼貿貸款大概是從這個月開始,不過大部分企業從年初就已經“斷糧”了。
“之前是資質差的不給貸,正常還貸的還是能貸到的,現在銀行是只收不放,按期還款也貸不到。”周先生表示。
一些銀行業人士的說法也證實了上述情況。建行南通分行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不再新增鋼貿貸款,“雖然不排除有些企業質量還是不錯的,但是鋼貿行業整體風險比較大,我們也是從風控考慮,只能全部停掉。”
“停貸主要針對鋼材市場,鋼貿行業的群體性風險比較大,以前他們貸款都有同行擔保,現在連擔保人都自身難保,全部處于違約狀態,很難說誰的資質更好。”工行蘇州分行一位信貸部門人士告訴記者。
今年7月份,蘇州工行曾曝出“委托理財欺詐事件”,起因是借款人鋼貿商左修武因無法償還委托貸款而“跑路”,債權人只得將討債矛頭指向蘇州工行。不過,被鋼貿商拉下水的遠不止工行一家。
去年8月,交行蘇州分行因為拒絕給鋼貿商發放700萬元貸款而被后者上門討說法。而按照此前該行的政策,鋼貿商如果正常還貸是可以續貸的,之所以“出爾反爾”還是為了控制風險。
蘇州是江蘇鋼貿商“重鎮”,針對鋼貿貸款風險問題,蘇州市銀監局曾在7月份召開鋼貿市場維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銀行工作應從維穩大局出發,確保蘇州鋼市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對于“支持類”鋼市,原則上銀行應按5月末的摸底余額,不壓貸、不抽貸。對于“穩定類”鋼市,則要重點做好資產保全工作,對其中有繼續經營意愿的商戶,在做好資產保全的前提下,給予適當支持。
對于銀監會要求,前述銀行人士均表示,對于有抵押和有供貨合同的鋼貿商,還是可以發放貸款的。
貸款清單暴露成本
事實上,鋼貿企業曾經是各家銀行和擔保機構爭奪的“一塊肥肉”,鋼貿貸款規模一度是考核信貸部門的重要指標。有鋼貿商給記者的兩份貸款成本清單顯示,一筆鋼貿流動資金貸款的各項成本總額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竟然高達40%。
記者獲得的這份清單顯示,該企業在2011年貸款900萬,而要想獲得放貸,企業要先交300萬元保證金到銀行,另外要先自行籌措900萬元現金拿到同金額承兌匯票,銀行要收取0.05%的手續費,即4500元。
據該鋼貿商測算,在900萬貸款批下后,要歸還之前開承兌匯票借來的資金,再將900萬承兌匯票以半年期5.4%的利率找其他銀行或票據公司貼現,這塊支出是49萬元;在擔保公司方面,企業要交納8.1萬元的擔保費;在獲得貸款后,企業要向銀行交納6.9萬元財物顧問費;要想拿到貸款,銀行還要求企業購買銀行代售的保險產品13萬元,企業退保損失6.5萬元;最后一部分自然是貸款利息,按照當時月利率0.6%計算,900萬元6個月的利息就要32.4萬元。
清單顯示,以上所有費用支出是103.35萬元,扣除300萬元保證金和900萬民間拆借利息后,企業實際到賬金額是488.55萬元,實際用款487.55萬元。按此折算的這筆貸款的年利率為103.35萬÷488.55萬÷6×12=42.3%,這一成本甚至超過不少民間借貸的利率水平。
除了擔保貸款外,不少鋼貿商還采用銀票貸款。
上述企業給記者提供的銀票貸款成本清單顯示,以900萬6個月期銀票貸款為例,要支出承兌手續費9000元、財務顧問費4.5萬元、1800萬承兌貼現利息98萬、擔保費8.1萬、保險產品退保費6.5萬、敞口費7.65萬。合計費用為125.65萬元,扣除保證金和所有費用后實際到賬為465.25萬元,折合年利率達到54%。
“到了銀行貸款,除了要支出規定的費用外,還有很多‘潛規則費用’,比如你貸款后不能取出來,還要存在它那兒,另外還要認購一定數量的基金、理財產品。”上述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鑒于銀行貸款亂收費較為嚴重,銀監會在去年初發文叫停部分收費項目,如銀行財務顧問費就已在去年停收。然而即便如此,企業貸款過程中的隱形成本依然令人咋舌。
在7月份蘇州銀監局的電話會議上也直指一些銀行在減費讓利方面沒有吃透。蘇州銀監局指出,部分銀行對列入支持類和穩定類的市場和商戶,仍然執行貸款利率上浮40%、銀票保證金比例不低于50%的授信要求,這不利于整個鋼市維穩。
鋼貿商急速去杠桿化
南京銀通物資交易中心曾經是僅次于中儲鋼材市場的南京第二大鋼貿市場,回憶起多年前的盛況,周先生形容道,“當時想要個門面不容易,都要找關系排隊,房租貴得嚇人。”
然而記者近日在市場里看到,雖然才下午3點多,但是樓內已經是人聲寥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店里已經空無一物,只有店外的招牌仍未拆去,表明這里也曾經熱鬧過。即便是營業的店面,也是僅有一兩個人在里面對著電腦打游戲或聊天,甚至有的老板還把孩子帶來“磨時間”。
“只有退潮了,才能看出來誰在裸泳。”張福龍用了一句時髦名言形容目前的鋼貿市場,“鋼貿市場洗牌也不是一天兩天,幾年下來,該死的都死掉了,該跑的也都跑了,還留在這兒的說明都還是有點實力的。”
張福龍表示,現在還能在這個市場繼續營業的鋼貿商,雖然日子也不好過,但大部分都是有工程項目在手里的,“只要有訂單,自有資金多的就多做點,資金少的就少做點,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膽子那么大去擴張。”
“鋼貿商的倒閉,主要是大家沒把融來的資金投到主業上,而是投到了其他地方。”中偉鋼物聯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宏強表示。
“鋼貿行業需要去杠桿化。”上述工行蘇州分行人士認為,此前的鋼貿商經營模式存在問題,投機氣氛太濃厚,“很多企業拿到貸款投資房地產,放高利貸等,剛開始還能抱團還貸,后來出了問題就變成了‘抱團拒還’。”
而有銀行人士也坦陳,在鋼貿行業景氣時,銀行對于鋼貿商的貸款投向監控不夠嚴格,有的鋼貿商制作虛假的供貨合同,用同一批鋼材質押給不同銀行以套取資金,一旦鋼材價格下跌,甚至連擔保公司也參與違規。
不過,雖然經過大規模洗牌,但是業內人士對鋼貿行業的前景依然擔憂。
李宏強認為,現在鋼材市場需求和產能擴張嚴重不成比例,“國家控制產能,淘汰小鋼廠,結果呢,關了10個小鋼廠,新建一個大高爐比關的10個產能更高,所以產能越控制越大。關鍵是國家沒有引導大家去開發現在仍然需要進口的品種,大家都在低端市場同質化競爭。”
“鋼貿商的冬天還沒來。”李宏強表示,現在鋼貿企業的利潤率太低,未來還會面臨大規模的整合,“這是市場規律所決定的,行業利潤受到壓縮,鋼廠風險向終端轉移,低利潤還會淘汰一大批鋼貿商。”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