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報道,專家認為,從景氣指數回暖、PMI回升以及失業人數略降等數據來看,歐元區經濟在經歷截至3月底的18個月衰退后或已度過最糟糕時期。不過,考慮到歐元區整體債務規模繼續增長、信貸狀況將進一步疲軟、零售銷售下滑等不利因素,這就暗示著歐元區并未徹底走出債務危機陰影,經濟復蘇并非坦途。
近期,歐元區好消息不斷。無論是反映消費開支狀況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還是投資者信心、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等先行指標,均顯示出低迷的歐元區經濟終于觸底回升,正逐步釋放活力。8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全球綜合領先指標顯示,盡管全球經濟繼續溫和擴張,但增長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未來數月歐洲、美國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有望加速增長,而廣大發展中經濟體則繼續走弱。其中,歐元區經濟逐漸穩固下來,德國經濟增長料將回到長期平均水平,意大利經濟亦見到穩固跡象。9日,中國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提出,從景氣指數回暖、PMI回升以及失業人數略降等數據來看,歐元區經濟在經歷截至3月底的18個月衰退后或已度過最糟糕時期。不過,考慮到歐元區整體債務規模繼續增長、信貸狀況將進一步疲軟、零售銷售下滑等不利因素,這就暗示著歐元區并未徹底走出債務危機陰影,經濟復蘇并非坦途。
在各項現行指標中,當屬歐元區7月綜合PMI指數最令人振奮。數據顯示,綜合PMI初值回升至50.4,高于6月的48.7和預期的49.1,一年半以來首次突破50的榮枯分水嶺。其中制造業PMI為50.1,高于6月時的48.8和預期的49.1,為近兩年來最好表現;服務業PMI升至49.6,前值為48.3,預期值為48.7,居18個月高位。新訂單指數從2011年5月以來首見增長。產出分項指數也升至2011年6月以來最高。從國別表現來看,德國、法國兩大經濟體都釋放出強勁復蘇的信號。其中,德國7月服務業和制造業PMI均重回擴張區間。法國PMI雖繼續位于榮枯分水嶺下方,但也較前月有了較大提升,其中私營部門活動明顯增強。此外,歐元區7月消費信心指數初值創近兩年以來新高,8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創下年內第二高位,6月失業人數自2011年4月以來首度下降……歐元區形勢大大改善。
分析指出,先行數據的強勁表現預示著三季度歐元區制造業有望企穩回升,有望帶動經濟走出衰退泥潭。有跡象表明,歐債“余震”在慢慢平息,經濟下行風險在減弱。當然,PMI數據很可能只會讓三季度經濟出現微弱漲幅,因為該地區仍然面臨種種不確定性因素。從外需環境來看,盡管美國和日本的經濟回升是出口前景的積極因素,然而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增幅放緩,則對出口前景構成不利。對內而言,內需改善依然緩慢,并且從希臘、意大利、葡萄牙相繼出現的政治動蕩可以看出,歐債隱患并未徹底清除,政治波動遠未平息。
在潘向東看來,除上述擔憂外,歐元區還有兩大威脅值得警惕,首先是債務負擔進一步加重的問題。“盡管歐元區多個成員國致力于財政緊縮以及修復政府資產負債表,但是,目前看來效果并不理想,歐元區債務規模還在加速增長,創下歷史新高。”他認為。歐盟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元區國債占GDP比重由去年四季度的90.6%升至92.2%,比去年同期增長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歐盟27國今年一季度政府債務占GDP比重也由去年四季度的85.2%攀升至85.9%,并大于2012年同期規模。“債務規模加速積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歐元區經濟產出的持續萎靡。”他說。記者注意到,面對高企的債務,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表示,歐元區成員國應致力于減少政府預算赤字,以降低債務比率,同時加快實施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從而提高競爭力和經濟動力,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眼下,這一倡議能起到多大作用還需時間檢驗。
除債務規模難以控制,歐元區信貸疲弱則是另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成為制約經濟復蘇的一大障礙。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6月信貸狀況不佳,面向歐元區家庭和企業的貸款加速回落。其中,6月面向家庭的貸款較上月持平,面向私營企業貸款年率下降了1.6%,在5月下降1.1%的基礎上進一步回落,而當月面向非金融企業的貸款減少230億歐元,5月減少210億歐元。此外,歐元區貨幣供應增速繼續放緩。6月M3年率上升2.3%,5月上升為2.9%;二季度歐元區M3年率平均上升2.8%,仍顯著低于歐洲央行設定的4.5%的參考值;而M1年率也在下降,以上均反映出該地區潛在貨幣和信貸增長受到抑制。潘向東提出,歐元區依舊脆弱的經濟和仍存反復的債務危機隱憂,不僅對企業的貸款需求造成拖累,也影響了歐洲銀行的放貸意愿,從而成為導致歐元區潛在貨幣和信貸增長受到抑制的原因。盡管二季度以來,歐洲金融市場信心指數有所改善,但實體經濟并未真正受益,歐洲央行的寬松舉措并未通過歐洲銀行有效傳遞給企業和消費者。同時,出于對借款人風險和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歐元區銀行目前仍在收緊對企業貸款和抵押貸款標準。此外,由于巴塞爾Ⅲ實施,銀行也將面臨著更嚴格的資本要求。歐元區信貸狀況恢復前景不容樂觀。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