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22日發布《2009全球發展金融:制定全球復蘇路線圖》,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預測分別調降至-2.9%和2%,稱全球多數經濟體今年仍將處于衰退之中。世行在今年3月曾發表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下滑1.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首次出現下降。此次再度大幅向下調整經濟預測凸顯出世行對經濟前景更加悲觀。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較為樂觀,IMF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將萎縮1.3%,2010年將增長2.4%。IMF第一副總裁利普斯基甚至表示,IMF近期還將調高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
全球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世行報告提到,今年發展中經濟體的大部分增長將集中在中國和印度身上,如果拋開這兩個國家不算,2009年發展中經濟體的GDP將收縮1.6%,失業率將進一步升高,更多人將陷入貧困。但是中國能對世界產生的影響遠不如人們預期的這么大。中國的經濟產值僅占全球的7%,而中國今年的實質進口將萎縮5%;因此,中國4萬億振興經濟方案對全球經濟產值的凈貢獻僅約0.1%。
以中國目前的實力還遠不足以拯救世界,這一點相信沒有任何疑問。我們更關心的是,在當前的惡劣國際經濟環境下,中國經濟回暖的程度到底如何?是否能夠持續?
今天(6月23日),國家統計局網站刊發該局綜合司郭同欣《對當前幾個宏觀經濟問題的初步分析》一文,文中透露出不少關鍵信息。從GDP運行走勢看,去年上半年GDP增長10.4%,三季度增長9%,四季度增速下滑到6.8%,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滑到6.1%。據4、5兩個月主要經濟指標的表現及走勢分析,二季度GDP預計可能接近8%,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止跌回升之勢。再從環比數據來看,去年三季度增長2%,四季度增長0.1%,今年一季度增長1.5%,二季度預計增長2%以上,可判斷此輪經濟的底部應該在去年四季度。
從最新數據看,中國工業回暖的跡象增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其中5月份增長8.9%,比4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輕、重工業增速同步回升。工業和信息化部23日發布的1-5月工業總體運行情況顯示,工業經濟扭轉了增速大幅下滑的勢頭,雖然穩步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但積極變化的現象進一步增多。最新數據顯示,6月中旬的全國日均發電量同比上升3.8%,是今年4月以來的首次同比正增長。此外,國內鋼材期貨價格自從推出以來一路上升,在最近一個月內上漲幅度明顯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宏觀經濟先行指標的A股市場,從底部已經回升了超過70%,這至少反映了國內資本市場的信心變化。
上述信息顯示了中國經濟在上半年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回暖跡象。用溫家寶總理的最新表態來說,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候。這一表態應該說是比較客觀的,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回暖跡象在增多,另一方面,中國今年一季度下滑至6.1%的經濟增長,又讓人對今年全年的中國經濟極為擔心。中國經濟即使在今年一季度觸底,如果復蘇的速度很慢、所需時間很長,也將使今年的經濟長期徘徊在較低的谷底。
就此而言,國家統計局官員關于“第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8%”的判斷值得注意,雖然這是統計局官員發表的分析文章,但在判斷中國經濟回暖程度的敏感時刻,統計局官員的文章向市場“吹風”的意圖很明顯。如果第二季度GDP增長真的能達到8%,對中國經濟的回暖上升將是一個有力的支撐。考慮到去年第三、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數較低,如果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能繼續維持上行,那么下半年經濟增長維持在8%以上甚至更高將不成問題。這對于今年全年實現“保八”的目標將十分關鍵。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當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所顯示的回暖程度不同,部分信息也相互矛盾。在2009年即將過半的時候,冷靜觀察各種跡象十分重要。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對全年經濟很關鍵,如果能達到同比增長8%,對全年經濟復蘇將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