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正準備紀念運載鐵礦石的輪船首次停泊中國港口四十周年,但是就在上個月,當他們的40萬噸級礦砂船停泊連云港時,卻遭到了中國船東的抵制和反對。對此,本網記者專訪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執行董事馬定思先生,馬定思表示,巨輪停泊中國計劃是雙贏舉措。
目前,淡水河谷公司在中國建立了6家合資公司,給中國帶來了約五千個就業機會。而中國也是淡水河谷最大的客戶,2012年,中國地區出貨占淡水河谷總營收的34%。同一年,中國從淡水河谷進口1.34億噸鐵礦石,大約占該公司全年鐵礦石銷量的一半。
盡管如此,與主要競爭對手澳大利亞比起來,在向中國出口鐵礦石方面,淡水河谷的劣勢仍然明顯,那就是運輸距離:一艘運輸船從巴西運往中國要40-45天,而從澳大利亞運往中國只需要10天。因此,為了節約運輸成本,淡水河谷啟動了“巨輪”計劃,斥巨資定制40萬噸級礦砂船Valemax。但是這項計劃實施的并不順利,還引來了中國船東的質疑和反對。對此,馬定思表示,“事實上,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打擾中國的船業市場,我們甚至還給他們提供了生意。我們沒有意愿要影響中國的制船業,我們的興趣只是誰可以給我們制造大船,幫助我們降低成本,從而提升我們同澳大利亞之間的競爭力。”
馬定思還說,最初,我們先同中國船東進行過洽談,希望他們來幫我們建造巨輪,但是,當時,沒有中國公司對此表示出興趣和意愿。所以,他們最終的35艘Valemax的建造項目,有19艘為巴西本土建造,另外16艘分別由韓國、挪威等國家建造。“我們依然歡迎中國船東為我們建造大船,我們明年還要進一步擴大同中國的鐵礦石貿易,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大船,所以我希望中國船東不要把它看作是一個威脅,而是一個機會。”
2011年12月,第一艘Valemax大船滿載鐵礦石從巴西駛往中國大連港(2.63,-0.01,-0.38%),但是當時,該船在航行過程中接到中國主管部門通知,稱大連港口不具備接卸40萬噸級船舶的條件,淡水河谷只好中途改變目的地。此后,Valemax一直未能獲批停靠中國港口。直到今年4月,一艘40萬噸級礦砂船Valemax停泊連云港,但是實際裝載量只達到了不到20萬噸。在馬定思看來,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雙方之間在溝通上存在誤解。“我認為可能是我們這邊的有關部門沒有向中國解釋清楚我們的戰略和目的,同時,也有可能是中方沒有正確理解我們,總之,我認為雙方存在很大的理解偏差,而這一點對于淡水河谷和中國都將是很大的損失。”
目前,淡水河谷公司還在等待中國的結果,馬定思就強調,大船計劃是一個雙贏舉措,希望可以得到最理想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允許Valemax靠泊中國港口。“大船項目可以極大提高運輸力。我認為這是一個互利雙贏的計劃,對于淡水河谷、對于中國、對于我們的客戶都是有利可圖的。不幸的是,現在由于雙方的理解偏差,我們陷入了僵局,我想主要還是我們的責任。現在,這個問題正在得到解決,而我們也十分希望得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不過,如果Valemax一直無法停靠中國,淡水河谷公司則準備用Valemax運輸鐵礦石到周邊國家的港口,比如菲律賓、馬來西亞等,然后再用小船轉運至中國。今年11月,他們就計劃在馬來西亞成立船舶配送中心。
無論如何,對于淡水河谷而言,中國是他們長久的、也是最重要的市場,同中國的合作也是一直平穩發展。“中國對我們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和中國有關的一切都可以解決。”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