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經濟數據利空風暴呼嘯而至,國內商品期市再度經歷了一場生死浩劫,其中煤焦鋼期貨延續弱勢盤整態勢,不斷向下尋底。由于今年焦炭終端消費市場呈現出旺季不旺的景象,而整個產業鏈又處在高庫存與高產能的惡性環境中,盡管焦炭市場已逐漸釋放利空風險,但產業鏈要走出“寒冬”步入“暖春”還為時尚早。
全球PMI數據黯淡,弱復蘇轉為輕度衰退
盡管全球經濟在各國量化寬松政策下獲得顯著改善,但復蘇之路并不平坦,在缺乏新技術革命及新產業升級的情況下,單靠流動性釋放來發展泡沫式經濟難以起到長久平穩增長之效。而現實結果證明,我們對于全球經濟復蘇的擔憂正轉變為事實。數據顯示,本周二公布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4月制造業初值數據均弱于市場預期,加劇了投資者對于全球經濟狀況再度趨弱的擔憂。
美國4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52.0,弱于預期的54,為2012年10月以來最低,暗示該國第二季度經濟復蘇有可能失去動能。而德國4月綜合PMI初值降至48.8,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萎縮,無疑將拖累歐元區經濟進一步衰退。此外,中國受新出口訂單下滑拖累,其匯豐4月制造業PMI初值自上月的51.6回落至50.5,預示了國內二季度經濟增長將有可能放緩。全球經濟弱復蘇的景象正逐漸失去光彩,而輕度衰退的跡象開始清晰,商品期價面臨宏觀經濟走弱的考驗。
鋼市旺季不旺,高產能高庫存“惡疾”難除
上周末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突發里氏7.0級地震,在全國悲痛之余也給鋼市帶來了一絲曙光,因為災后重建有利于鋼材市場加快去庫存步伐。從歷史經驗來看,本次地震創造的用鋼需求預期難以匹敵汶川地震帶來的鋼材消耗量?傮w來看,毛毛細雨難解久旱之渴,短期利多難以扭轉中長期產業鏈弊端造成的弱勢格局。
另一方面,今年國內鋼市未能呈現出“金三銀四”的旺季特征,反而產量和庫存表現卻“積極活躍”。在3月上旬國內日均粗鋼產量剛創下208.5萬噸的紀錄之后,不到一個月,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飆升至212.39萬噸。在終端需求不濟的情況下,如此大的的供應壓力無法在產業鏈末端獲得釋放,只能囤積在庫存環節。截至4月19日,全國29個重點城市社會庫存量為1977.92萬噸,雖然社會庫存量已連降4周,但仍比上年同期增10.4%,尤其是建材的庫存,較上年同期增19.19%。面對高產量、高庫存、低需求的鋼市現狀,如若鋼廠不主動減產,未來鋼價將無奈負重前行。而據調查結果來看,整個4月唐山鋼廠高爐檢修情況并不理想,截至上周該地區155座在產高爐中僅5座檢修,高爐開工率約96.7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唐山地區高爐開工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焦炭產量創新高,未來弱勢難扭轉
終端鋼市盡顯疲態,鋼企采購乏力導致焦炭需求急轉直下,而焦企面對突發巨變卻沒有未雨綢繆,及早做出產能調整。據統計,3月國內焦炭產量為4050萬噸,環比上漲11%,同比上漲5%,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一季度焦炭產量已達1.14億,月均產量在3804萬噸的水平,與歷史同期相比增速較快。在高產量重壓下,天津港庫存始終居高難下。截至4月22日焦炭庫存為215萬噸,遠高于歷年同期水平。
煤焦鋼產業鏈身患高產能和高庫存的雙重惡疾,在缺失政策扶持以及經濟強力復蘇的背景下,終端弱需求將難以打破。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