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于兩高一資行業的控制日益嚴格,鐵合金行業的結構調整和準入管理也成了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因為這對于一些企業來講很可能就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問題。在2009中國鐵合金國際會議上,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的楊永新先生就鐵合金結構調整和準入管理的基本思路做了簡要介紹,中國鐵合金網整理了相關資料供企業參考。
目前準入管理的現狀如下:2004和2006年國家發布了鐵合金和電解金屬錳的行業準入條件,2008年對準入條件進行了完善,進一步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目前鐵合金生產企業約1900家,產能在3400萬噸。目前第四批鐵合金和電解金屬錳企業準入工作正在開展,據介紹,第四批準入公告之后,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將下降到1096家(約占總企業的55%),產能約為2620萬噸(約占目前產能的77%),這就意味著近一兩年內將有800多家鐵合金企業退出市場,約800萬噸產能被砍掉。
按照新的準入條件的要求,到2010年底,要淘汰6300KVA及以下的礦熱爐,那么已準入的1096家企業中將有950萬噸的產能去除,5000KVA及以下28家企業的43萬噸產能將首先從準入名單中去除。符合礦熱爐標準的將只剩下485家企業,產能在1670萬噸左右,僅占目前企業總數和產能的24%和49.1%。
近幾年,鐵合金準入工作與相關政策配合開展,例如與電價政策配合,對于企業實行差別電價,利用經濟手段對企業進行控制,對于不符合條件的企業要么改善技術達到標準,要么退出市場;與貿易政策配合,對于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商務部不予出口資格;與信貸政策配合:對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金融機構不予貸款支持等等,通過與這些政策的結合,使得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快了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05年和06年淘汰了450萬噸落后產能,07年和08年又陸續淘汰了246萬噸落后產能。二、是設備水平有了大幅提高,2008年底,12500KVA及以上的礦熱爐生產能力占到33%,比05年提高了8%;特種鐵合金爐外法生產爐料的技術水平也有了很顯著的提高。三、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大批企業建立了消煙除塵設施,開發了粉塵綜合利用技術,全國環保達標企業08年達到55%,鐵合金的產品能耗和資源消耗有所降低。四、企業重組步伐加快,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中鋼、五礦、中信等大型集團重組了吉林鐵合金、湖南鐵合金、錦州鐵合金等鐵合金重點生產企業。到2008年產能在10萬噸以上的企業達到60戶,比05年增長了一倍,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29%。
鐵合金準入管理和機構調整的基本思路:
2、 進一步完善鐵合金行業準入管理:2008年鐵合金產量在1800多萬噸,表觀消費量在1600多萬噸,產能在第四批準入公告之后達到2620萬噸,這意味著產能仍然過剩,將對準入企業監督,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繼續加強與貿易政策的銜接,繼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s.com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