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三部委首批103家創新試點企業,是攀鋼打造‘十一五’自主創新體系的新起點。”攀鋼董事長樊政煒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詳細介紹了“十一五”期間攀鋼的發展戰略和目標。
樊政煒說,“十一五”期間,攀鋼將優先和重點發展釩鈦產業,做精特種鋼鐵產業,其中,攀枝花地區要建設成鋼鐵釩鈦精品基地、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重軌和家電板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產釩企業、中國最大的鈦原料基地;攀成鋼要成為世界一流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攀長鋼要成為中國最大的鈦材生產基地和西部最大的特鋼精品基地。到“十一五”末期,攀鋼釩產業做到單個企業世界最大最強,鈦產業做到中國最大最強,鋼鐵產業做到中國西部最大最強,釩制品產量達到3萬噸/年以上,鈦材生產能力達到3000至10000噸/年,鋼產量達到1000萬噸/年左右,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
他表示,圍繞上述發展目標,攀鋼將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力度,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十六字方針為指導,立足于發揮攀枝花礦產資源優勢,堅持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并重,使攀鋼成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全面增強攀鋼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建設創新型攀鋼。
攀鋼結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綱要》提出的11個重點領域和16項重大專項,結合攀鋼實際,重點要在以下領域取得突破:一是鈦產業領域要以實現工程化、產業化為目標,重點突破制約鈦產業發展的鈦原料、氯化法鈦白氧化器結構、材質和中間產品質量控制、金屬鈦制備與鈦合金深加工等關鍵生產技術;二是釩產業領域要著重擴大釩制品在鋼鐵行業中的推廣應用,跟蹤前沿技術、開拓釩制品應用新領域,努力形成成套生產技術和裝備;三是鋼鐵產業領域要跟蹤鋼鐵前沿技術,實現釩鈦礦大高爐冶煉新技術的重大突破,打造先進鋼鐵生產流程,開發新一代鋼鐵新材料,填補超臨界鍋爐用管、核電用管等國內空白。四是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的高效化和生產的清潔化,全面提高攀鋼的環保水平,建設“清潔攀鋼”和“綠色攀鋼”。(記者陳祎/上海證券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