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依然是問題所在,并制約鋼鐵行業發展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表示,今年1-5月份,中國鋼鐵生產企業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了56.9%。中國鋼企的利潤降幅較前4個月繼續擴大,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前4個月國內鋼鐵行業實現利潤395億元,同比下降49.5%。業內專家表示,鋼鐵行業的低迷狀態依然會繼續下去,產能過剩始終制約著鋼鐵行業的發展。
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此前表示,今年以來,鋼鐵行業繼續面臨市場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降、原燃材料價格高位,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的嚴峻形勢。鋼鐵企業認真落實年初理事會提出的“穩市場、控產量、調結構、保盈利”工作方針,積極開展內部挖潛工作,全行業處于艱難的運行態勢。張長富強調,鋼鐵行業繼續面臨低價格、高成本的嚴峻形勢,致使鋼鐵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下滑。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依然是目前整個行業的問題所在,并且始終制約著鋼鐵行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原材料成本費用的大幅上升、鋼材價格下降、國內外環境不穩定造成的需求逐步減少等因素都是影響我國鋼鐵企業利潤下降的因素。
對于目前鋼鐵行業整體處在“寒冬期”,鋼鐵企業利潤出現下降的境況下,武鋼股份(2.63,-0.03,-1.13%)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 《關于2012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調整的議案》。武鋼股份此項議案的提出將會給企業2012年度凈利潤增加不超過5.4億元。除武鋼股份之外,寶鋼股份(4.24,-0.06,-1.40%)、山東鋼鐵、鞍鋼股份(3.82,-0.07,-1.80%)等鋼鐵企業此前也均延長了企業自身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從而增加了企業的年凈利潤。
上述專家指出,對于一些鋼鐵企業采用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方法來增加企業年度利潤,這種方式從表面上增加了企業利潤。但是還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鋼鐵企業以及整個鋼鐵行業的困難局面;經營壓力使得鋼鐵企業被迫選擇了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方法來增加利潤。我國鋼鐵行業擺脫困境需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鋼材生產量、保證鋼材價格達到行業內的合理水平以及加快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等方式。在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過程中產生的新壓力,需要企業逐步的去進行適應,這樣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道路才會更加平穩和健康。 (來源:證券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