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鉬鐵市場出現小幅上調的跡象,但需求難回暖,仍然是有價無市。少數廠家試圖將出廠價格上調1000-2000元/噸,但由于本周鋼廠幾乎沒有采購,即使有采購意向,預期的采購價格仍然在100000元/噸以下,總體上市場價格并沒有太大浮動,國內主流出廠價格仍然維持在106000-112000元/噸。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鉬鐵廠家的一種策略,試圖提價吊一下鋼廠的胃口,但是無奈鋼廠雷打不動,畢竟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買方還是占有主動權和選擇權——畢竟提價的是還沒有形成氣候的少數廠家。”
據中國鐵合金網了解,目前國內70-80%以上的產能都處于停工狀態,即使是在生產的廠家,也僅是維持很小量的訂單。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市場人士對后市普遍不太看好,認為今年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一旦這樣的心理占據主流,上游的原料市場必然遭受打擊。據中國鐵合金網了解,欒川地區大大小小的鉬礦廠大概100多家絕大部分都已經停產幾個月了,當地鉬精礦出貨量很小,多數小企業都是地下開采礦井,生產成本相對露天開采要高很多,以目前1530-1600元/噸度的行情來看,根本沒有利潤或者是虧損,所以他們出貨的意愿并不強烈。但一些曾經在高價位進貨的貿易商,在目前市場一蹶不振的情況下,選擇了虧損甩貨回收資金,所以市場上仍有少量的低價成交。
鉬鐵出口似乎已經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不再是大家關心的范疇,在西方鉬價(歐洲鉬鐵價格20-21美元/千克,美國8.90-9.30美元/磅,兩地氧化鉬8.30-8.50美元/磅)遠低于中國出口價格的情況下,出口報價沒有任何意義,鉬品進口倒是提起不少貿易商的興趣。從今年前兩個月的進出口數據來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鉬品出口量驟降,進口量劇增,進口量大于出口量:1-2月份,鉬鐵總共出口11.5噸,與去年同期1574.85噸相比幾乎可以忽略;而2月份的鉬鐵的進口量就達到了85.26噸。兩個月累計出口氧化鉬1015.8噸,同比下降42.7%;累計進口氧化鉬4872.77噸,去年同期僅為40噸。
針對進口鉬鐵是否會大量涌入中國市場,中國鐵合金網也與不少人士進行了交流,大體看法是,這種狀況不會出現,至少在近一年內出現的可能型非常小,因為西方的鉬鐵規格多為65-70%,而國內鋼廠的設備多是適應55-60%含量的鉬鐵,能直接用進口鉬鐵的鋼廠非常少,鋼廠還不至于在短期內為了用進口鉬鐵而去更改設備。從這個角度考慮,鉬鐵進口再度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在中西方鉬價存在很大價差的情況下,氧化鉬進口會保持高水平。
對于目前大家普遍關心的鐵合金出口關稅是否調整的問題,鐵合金工業協會代理會長劉國清周四表示,中國可能在下半年部分鐵合金的關稅下調或者取消關稅,但我們并沒有獲得官方的消息,這只是鐵合金行業人士一致的意愿而已。對此,我們會繼續關注。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s.com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