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方鉬市場依然持續下行態勢。銷售商表示,近期成交都是一些零星交易,鉬鐵價格在21-21.50美元/千克,氧化鉬價格下降到8.50-8.80美元/磅,從歐洲出口到美國和中國的交易價格基本上在上限價格。他們還表示,近期中國采購商取消了部分采購,一方面因為西方鉬價持續下滑,另一方面也因為中國的需求殆盡。大部分市場人士表示,近期鉬價缺乏需求支撐,第二季度市場恢復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西方鉬市的持續下跌,致使中西方鉬價差距繼續拉大,在利潤的吸引下,必然導致貿易商進口鉬品意向增強,進口產品的價格與國內產品的價格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這就給國內生產商造成更大的壓力,為了與進口產品競爭,他們可能被迫下調價格。在國產鉬品和進口鉬品互相爭奪市場的過程中,采購商成了“坐收漁利”的觀望者,他們也在不斷下調采購價格預期。在以前鉬品大量出口的情況下,市場供需狀況是決定行情的主要因素,而供應商和消費商也是博弈的雙方,而如今,在進口鉬產品的沖擊下,供應商也分化成兩派,他們之間的激烈競爭成了目前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
國內的鉬行業何去何從,成了人們都關注的問題,在此筆者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未來的時間,如果西方鉬市繼續走低或者是持續目前的狀況,都會對中國市場繼續造成很大的沖擊,很可能的狀況是——鉬品出口基本停滯,進口繼續大幅增加,替代國內產品,國內產品市場份額縮小。這并非危言聳聽,在當今市場國際化的大環境中,任何一種商品,只要在不同的地域存在價格差距,并且足夠帶來利潤,必然會導致產品的流動,從而產生進出口貿易。目前的中西方鉬品已經滿足了這樣的條件,也就意味著進口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在鉬產品進口量增加剛剛出現苗頭的時候,我們也曾擔心進口產品在未來會占據主流市場,而如今的形勢變化趨勢恰恰在一步步證實我們的擔心。現在除了一些大的廠家仍能維持低量生產外,其余的小廠幾乎都已經停產幾個月了。這種狀況繼續下去的話,國內的鉬鐵廠家被淘汰的將剩不下幾家。
當然,我們對未來國內鉬行業去向的推測是排除了政策因素的。從另外的方面考慮,在國內鉬行業嚴重受傷的情況下,不排除有針對鉬行業的拯救措施出臺,例如取消鉬產品出口關稅,或者限制鉬品進口,出口順暢了,進口沖擊消失,國內市場也就順暢了,那么中國的鉬行業也許會峰回路轉。但這只是我們的假設,是大部分從事鉬行業的人士都期待的一種理想狀況,這樣的政策能否出臺,我們不得而知,只是提出這一點供行業人士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s.com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