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國際和國內急劇變化的經濟形勢,中央出臺了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十項政策措施,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紛紛響應,采取措施積極應對。連續六年保持經濟增速全國第一的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如何應對復雜局面,啟動有效措施,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對全國大局有著重要意義。記者就此專訪了剛剛從基層調研回來的內蒙古自治區代主席巴特爾。
揚長補短扎實工作
記者:應對經濟面臨下滑的局面,內蒙古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巴特爾說:發揮優勢,揚長補短。從發展優勢看,內蒙古經濟外向依存度較低,能源、原材料和上游產品比重大,外需減少對自治區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為內蒙古爭取了一定的回旋空間和應對時間。因此,從總體上看,有利于鞏固現有的良好態勢,有利于防止出現大的波折,有利于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保持長的較快增長期。
還要注意揚長補短。一是做好產品結構調整工作,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把優勢的產品加大生產力度,把一些劣勢的產品盡可能減下來,如包鋼的重軌、石油套管等產品供不應求,而線材和板材受房地產市場下滑影響,有積壓,前者要加大馬力生產,后者在開拓市場的同時適度壓縮產量;二是充分發揮下游產業鏈的作用,增加下游產品的生產,例如鋁錠、銅等產品降價幅度大,對下游加工產業降低成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鋁輪轂、鋁型材等產品具備了更強的市場競爭能力,要積極擴大生產規模;三是在部分企業資金緊張的特殊時期,采用“易貨貿易”的方式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盤活存量。如包鋼的線材、螺紋鋼與鄂爾多斯市的一些硅鐵、工業硅企業,以及城市房地產開發公司之間,存在產品互為上下游的關系,或互補的關系,可采取易貨貿易,以貨換貨,調劑余缺,緩解資金緊張局面。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