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具有豐富的鎢鉬資源,但由于缺乏成規模的深加工能力,鎢精礦和鉬精礦要運到欒川以外進行深加工。眼下,隨著洛陽鉬都科技園的興建,這種情況正在逐步轉變。
來到欒川縣合峪鎮前村,看到山谷間的一片空地中,一個現代化的生產廠區已具輪廓,綠樹掩映間,幾座白色的廠房依地勢錯落有致,有的已投用,剩下的正在緊張建設中。
鎢鉬產業越來越向精深尖端方向發展。長期以來,欒川的選礦企業提供初級的鎢精礦和鉬精礦,然后運到外地進行深加工。這種模式下,企業不僅受制于人,面臨價格上下波動的風險,而且產業鏈條單一,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
去年,欒川當地的洛陽鉬都礦業有限公司、眾和爐料冶金有限公司同北京天龍鎢鉬科技有限公司聯手,在前村一座廢棄的廠房內建設洛陽鉬都鎢鉬科技園。
洛陽鉬都鎢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朝暉介紹,該項目投資10億元,北京天龍鎢鉬投資7.5億元,并提供技術支持。去年7月科技園開工,目前土建、安裝大頭落地,部分項目已投產。
在欒川的冷水鎮、陶灣鎮和云南省易門縣,鉬都鎢鉬科技公司分別擁有4000噸、3000噸和600噸的選礦廠,為科技園提供原材料——鎢精礦和鉬精礦,基本能自給自足。
據了解,這座占地500多畝的園區,全部建成后將生產16大系列100多種產品。漫步其間,發現每一棟廠房都是一條相對獨立的生產線,不愧為一個大型的鎢鉬深加工集群。
——年產5000噸APT(仲鎢氨酸)生產線正在進行最后的設備調試,兩層廠房內遍布著密密麻麻的設備和管線。“這條生產線采用國際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可從鉬選礦尾碴中回收伴生鎢,是全國首家采用這項技術的企業。僅此一項,每年預計新增利潤8000萬元至1億元。”楊朝暉說,“上個月,我們已把這項技術上報國家專利局。”
——年產5000噸的工業氧化鉬生產線在今年夏季投產,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內燃直熱式回轉窯焙燒鉬精礦。和原來的反射窯相比,它避免了揚塵污染,鉬回收率也由94%提高到97.5%,同時能耗降低40%左右。
——正在建設中的鉬板(片)材車間,廠房已封頂。這里的生產線由公司自主設計,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軋板機,價值1750萬元,全國僅有4臺。投用后,可以軋出國內型號最大的板材。
——在年產5000噸的鉬鐵車間,我們剛好看到新出爐的鉬鐵,據說雞蛋大小的一塊,就價值幾十元。
此外,公司理化分析技術中心高薪聘請了15名專家,其中兩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該中心主要設備全從國外進口,研發能力位居行業前列,并計劃申報國家級技術中心。
園區內還建設了煙囪和廢氣處理車間、鍋爐和水處理車間、污水處理站和循環冷卻水池,實現了資源節約、清潔生產。除從鉬礦中回收鎢外,還能從鉬精礦焙燒廢氣煙塵中回收硫、鉬、錸,從生產鎢酸銨和鉬酸銨產生的尾碴和廢水中回收鎢、鉬、堿、氨;軋制鍛造中產生的鎢鉬煙塵全部回收利用;廢水、廢氣達標排放。
“項目建設周期為3年至5年,建成后,將會有效拉長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企業將形成駕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預計年銷售收入30億元。”楊朝暉最后說。
屆時,洛陽鉬都鎢鉬科技園還將創造一項紀錄:成為國內唯一在同一廠區擁有鎢和鉬火法冶煉、濕法冶煉、粉末冶煉、精深加工能力的大型鎢鉬深加工集群,為提升洛陽鎢鉬鈦產業水平發揮積極作用。(來源:互聯網)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