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季,美國次級貸發生危機以來,已經引發了全球性金融風波,對世界經濟運行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據分析,過去幾年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已經周期結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調整周期。世界經濟形勢發生的重大變化,已經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1、 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世界經濟
自2007年夏,美國發生次級貸風波以來,作為經濟運行核心的英美金融市場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特別是2008年9月,隨著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中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公司與美國銀行合并,全球信貸市場恐慌達到歷史性水平,導致了一波投資者向安全資產的“逃亡”,其程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未見。不僅震動了這個華爾街,也帶來了全球的“金融海嘯”。就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的當天,美國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就暴跌300點,而受美國股市下跌的拖累,加拿大、巴西、秘魯、墨西哥、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新西蘭、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中國香港的股市紛紛應聲下跌。當前美國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誘發全球一系列經濟動蕩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大。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已經成為現實。
2、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有色金屬價格暴跌
國內外有色金屬市場現貨與期貨并存,銅等主要有色金屬期貨衍生金融商品的屬性突出,價格走勢與金融形勢密切相關,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聯緊密的商品。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的加劇,使投資者對幾乎所有金融商品失去信心,撤離期貨市場,直接導致全球金融商品(包括石油、有色金屬期貨等衍生金融商品)價格出現下跌。由于國內外有色金屬市場基本實現了接軌,在國際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的大幅度下跌,使國內市場也不能幸免。
自2008年9月中旬以來,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劇,在國際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新一輪劇烈下跌的影響下,中國市場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也出現大幅度下滑。到2008年10月中旬,中國市場銅價約為4萬元/噸,比9月10日下跌了27.6%;鋁價約為1.4萬元/噸,比9月10日下跌16.7%;鉛價為1.55萬元/噸,比9月10日下跌13.4%;鋅價為1.11萬元/噸,比9月10日下跌19.6%;鎳價為12萬元/噸,比9月10日下跌20%。
3、 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暴跌對中國產業發展的影響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暴跌,不僅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生產經營造成重要影響,也將影響到相關產業,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從目前形勢分析,中國鋁、鋅產業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領域,生產經營已經陷入困境,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銅、鉛、鎳產業雖然也受到很大影響,但尚沒有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困難境地。
有色金屬市場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盡管從長期發展趨勢方面分析,中國有色金屬市場具有良好前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動下,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在國內外有色金屬市場已經基本實現接軌的背景下,世界有色金屬市場的周期性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中國有色金屬市場的周期性變化,國內需求也不可能表現為直線上升。預計未來二年里,中國市場對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的需求增速將受周期性變化。出現明顯放緩。實際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全面實現市場化的十六年來,企業已經經歷了二次全球市場的周期性變化,對市場周期有比較深刻認識,并積累了應對市場周期性變化的一定經驗。
4、 對本次市場周期前景的估計
自20世紀70年代美元脫離金本位以來,美元作為一種世界貨幣,在全球經濟運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作為承擔美元發行責任的美國政府,其貨幣政策并不對世界經濟運行負責,必然導致美國政府的貨幣政策與全球經濟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尖銳矛盾。實際上,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比較強,預計經過一年左右的調整期,基本可以將金融運行轉入正常,從而保證作為美國經濟支柱的虛擬經濟發展。但是,美國并不重視實體經濟發展,使實體經濟陷入從屬虛擬經濟發展的地位。這樣,全球實體經濟的調整期必然長于金融調整期。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虛擬經濟薄弱,主要依靠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調整滯后于虛擬經濟調整的基本規律,造成本輪世界有色金屬市場的調整期可能長達三、四年。在這個期間,國內外市場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將處于低位運行。(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