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錳系合金產能過剩 行業洗牌愈演愈烈
2013年4月19日-21日,鋼之家網站聯合中鐵物資集團共同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鋼鐵原料供應鏈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國內外鋼鐵企業、鋼鐵原料企業、流通企業、金融證券及研究機構、新聞媒體等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屆會議。
在4月21日上午11時召開的《鐵合金市場》專題論壇上,上海晉能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強先生作題為《猛然回首-2013中國錳市場展望》的發言。
上海晉能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強作《猛然回首——2013中國錳市場展望》發言 |
李強認為2011年中國粗鋼實際產量在7.5億噸左右,2012年為7.17億噸,實際較2011年產量有所下降。粗鋼產量減少與硅錳產量及錳礦進口量減少的數據大致吻合。
2012年我國硅錳產量1023.7萬噸,比2011年減少30萬噸,總的來說,2012年硅錳產業量價齊跌。
目前國內硅錳產業基本情況。一是國內合金冶煉設備技術相似。二是受到來自上下游企業的壓力。鋼鐵行業虧損嚴重,付款不及時;錳礦外盤隨時漲價。三是國內硅錳市場的內部問題,南方地區取消豐水期電價,冬季電價超過北方,導致北方硅錳異軍突起,南方硅錳的傳統市場份額減少。四是國內硅錳市場價格波動少,廠家幾乎沒有賺錢的機會彌補虧損。全國電價趨同、環保差異弱化、人工成本同步、區域優惠減少、運輸成本過大導致區域優勢消失加快,這是國內錳系產業所面臨的困局。
目前全球錳礦產量增長,錳礦資源儲量不斷擴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錳礦壟斷難度加大。錳系合金產能過剩、國內需求很難增長,行業將加速洗牌。在信息高度透明、市場波動頻繁、漲跌幅度收窄,貿易運作難度將加大。預計錳系合金市場價格將繼續圍繞成本線 "跳舞"。
- [責任編輯:test]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