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許可證申領條件出臺 鐵合金全面實行出口配額有多遠?
近幾年,鐵合金產品出口量的高水平、高增長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下表是2001-2008年我國鐵合金出口量統計數據: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年
|
2008年上半年
|
出口量(萬噸)
|
122
|
133
|
182
|
178
|
173.6
|
235.9
|
320.96
|
172.4
|
從表中可以看出:2001-2005年間,鐵合金出口量維持在200萬噸以下,從2006年開始,鐵合金出口開始大幅增長,2006年出口量比2005年增長60多萬噸,而2007年又比2006年上漲85萬噸,到了2008年,盡管鐵合金出口關稅較2007年有了大幅度上調,但鐵合金出口量依然沒有下降,上半年出口量已經達到172.4萬噸,預計下半年出口量較上半年有所降低,但全年的出口量也將與2007年處于相當水平。
為了控制鐵合金出口量,國家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包括鐵合金出口關稅的調整、鐵合金出口許可證管理、部分鐵合金實行出口配額等。
一、鐵合金關稅還將上調?
鐵合金出口關稅調整的歷程:
——2006年11月1日起,鐵合金出口執行10%的暫定關稅;
——2007年1月1日起,鐵合金出口執行10%的暫定關稅;
——2007年6月1日起,鉻鐵、硅鐵、鈦鐵和電解錳等產品暫定出口關稅上調至15%,其他鐵合金產品維持10%的暫定關稅;
——2008年1月1日起,硅鐵執行25%的稅則稅率,錳鐵、硅錳執行20%的稅則稅率,其他鐵合金產品執行20%的暫定關稅。
未來鐵合金的出口關稅是否會繼續調整成了業內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中國鐵合金網認為,從以上關稅政策調整的趨勢來看,作為調控鐵合金出口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部分鐵合金出口量(例如錳合金、硅鐵等)仍沒有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鐵合金出口關稅繼續上調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僅限于部分產品。
二、鐵合金出口配額離我們有多遠?
作為規范鐵合金出口市場的重要措施,出口許可證管理也隨著政策的變化“身價大漲”。從2007年1月1日起,鐵合金產品開始納入出口許可證管理的范疇,但對出口企業的資質并沒有規定,任何企業只要申領了出口許可證都可以出口。但近日商務部出臺了鐵合金出口許可證申領條件的公告,其中對對鐵合金生產企業以及流通企業的申領條件做了明確規定,尤其對于流通企業在注冊資本、2007年大宗合金出口量等方面做了比較嚴格的規定。業內人士認為,該公告的出臺將結束“出口許可證管理在執行上流于形式”的局面。
對此,中國鐵合金網認為,國家對鐵合金出口許可證申領條件做了嚴格的規定,作用決不僅僅限于規范鐵合金出口市場,我們可以從中揣測未來國家政策的動向。
1、如此嚴格的申領條件必將使一部分出口企業擋在門檻之外,從而通過削減出口企業間接達到削減出口量的目的。
2、這或將成為鐵合金出口許可證管理向出口配額管理的橋梁。如果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在出口配額總量受限的條件下,出口企業資質便將成為申領配額的重要參考指標。從鉬鐵出口許可證管理到出口配額管理,我們也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鐵合金出口全面實行配額管理或將是大勢所趨,但這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在此中國鐵合金網提醒廣大企業:應密切關注國家相應的政策調整,即使對可能出現的政策調整也應及早想出應對措施,做到有備無患。(文/岳蕾)
注:鉬鐵從出口許可證管理到出口配額管理的過程:
——2007年1月1日起,鉬鐵開始納入出口許可證管理;
——2007年3月,商務部公布《銦、鉬出口許可證申領標準和申報程序》,其中從產量、出口量、環保等方面對鉬鐵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作了一定限制;
——2007年6月18日,鉬鐵開始執行出口配額管理。
——2008年上半年為止,出口量已經大大降低,也可以說在出口配額管理的輔助下限制鉬鐵出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com.cn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