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電力豐富,近年來,內蒙古地區成為鐵合金等高載能產業快速發展的樂園。但2013年,內蒙古不少地區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電,尤其是進入冬季以來,停電的影響面越來越大、時間段越來越長。筆者最近多次走訪內蒙古自治區東西部各地,感受到更嚴重的真實場景。
停電影響短期難根除
截至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累計勘探含煤盆地103個探明儲量8080.65億噸;2012年煤炭產量為10.8億噸,占全國36.6億噸的1/3。2012年,內蒙古累計火力發電2793.3億千瓦時,占全國火力發電總量的37866.89億千瓦時的7.4%。此外,內蒙古的風力、太陽能資源位居全國前列,發電能力高速增長。
得益于電力和區位優勢,加上相對寬松的營商環境,2009年以來,高載能的鐵合金行業在內蒙古得到快速發展。2012年,內蒙古生產各種鐵合金358.688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1.46%。2013年1月~9月份,全國鐵合金產量為2608.8萬噸,其中內蒙古產量為314.15萬噸,份額提升至12.04%,占比提高了0.58個百分點。
2012年中國硅錳產量為1023.7萬噸,其中內蒙古生產81.16萬噸,占7.93%。2013年1月~10月份,全國硅錳產量為851.5萬噸。其中,10月份的全國產量為83.15萬噸;內蒙古當月生產11.19萬噸,占全國當月總量的13.46%,份額幾乎比2012年提升了1倍。2010年出現的全國性“電荒”,不僅催生了硅錳產業的南北平衡效應,后續可見的地方政策差異更加速凸現了內蒙古在全國硅錳等鐵合金產業中的優勢地位。
通過實地走訪,筆者發現,停電的原因主要是:內蒙古的高載能產業發展過快,已經基本消化了此前的富余電力,電力輔助設施不足影響了部分地區的鐵合金等生產用電。正值冬季,在嚴寒里,完善輸變電輔助設施的作業無法全面鋪開,要延遲至來年開春后。
筆者認為,在2013年最后1個月至2014年春節的寒冷季度里,停電現象可能繼續影響硅錳產量,錳系上下游市場須隨時關注電力供應情況。
錳合金產業困局并未改善
日益嚴重的霧霾,已使中央政府下定決心削減京津周邊的鋼鐵產能;河北省已經提出在2012年產量基礎上壓縮8000萬噸粗鋼的目標,文安縣個別證照不全的鋼鐵企業被查封的新聞,彰顯了地方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
在過去幾年里,我國的錳系合金產業經歷了幾番生死考驗,硅錳產能大量轉出或關閉,整個行業在2013年底前才基本實現新的脆弱平衡。中國的硅錳產量已在2012年出現了回落。2012年,我國硅錳產量為1023.6萬噸,比2011年下降43萬噸,降幅約為4%。預計2013年的硅錳合金總產量也僅能維持前兩年的水平,大約在1050萬噸左右。
2013年下半年開始加劇的北方硅錳主產區的停電現象,已對硅錳產量構成抑制。南方冬季的水力發電量減少已經降低了硅錳產量,內蒙古等北方地區出現的停電現象無疑加劇硅錳產量的減少。據了解,某擁有兩臺30000千伏安冶煉設備的硅錳廠,當前因為停電產量已減半。
雖然上述斷電影響使硅錳行情獲得短暫的喘息時機,但綜合來看,錳系合金產業的艱難困局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錳礦供應過剩趨勢加劇
與此同時,全球錳礦的“大擴產”打擊了市場信心。國外錳礦山雖然一直在頑強堅守或回漲期貨價格,但硅錳價格震蕩下行的總態勢顯然難以逆轉。2013年9月份以來,錳礦外盤跟隨硅錳合金價格上行而小心翼翼地上調價格,這也映射出錳礦供需的失衡。進入11月份,一些礦山已經開始理性地選擇了保持價格不變。
與此同時,國內錳礦勘探開采的熱情卻不減。近年來,我國陸續新發現的祁零盆地、新疆阿克陶等大型錳礦,探明資源儲量大幅提高,最近剛剛公布的貴州道坨錳礦儲量就高達1.4億噸。
國產錳礦的運距等優勢,無疑將加據錳礦消費市場的爭奪,使錳礦供應過剩的趨勢加劇。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