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錳慘淡的市場行情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5月底至今電解錳國內價格累計下跌已超過3000元/噸,出口價格下跌超過500美元/噸,利潤空間被急劇壓縮使廣大電解錳生產貿易企業舉步維艱。在這種背景下,近期市場上出現的關于8月前后電解錳出口關稅將被進一步調高的傳言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了。上周起,多家國內外同行業網站都已發布了相關消息,盡管截至目前仍沒有來自官方的明確說法,但如果在當前市場狀態下再度上調關稅,對電解錳行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打擊可能是巨大的,關于電解錳可能調整關稅在近日已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以下將從業內普遍關注的由關稅調整輻射出的三大問題及相關信息做一分析匯總。
關稅調整傳言為何會出現?
如果拋開電解錳目前的市場和行業運行狀況不論,單就最近出現關于關稅調整的傳言這件事本身而言,其反映出來的意義我們可作如下兩方面的理解:
積極地看,出現此類傳言說明市場參與者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國家政策調整對行業及市場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國家限制“兩高一資”行業生產和出口的力度和決心;而并非像以往“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政策調整簡單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態度。企業開始主動地揣測和研究可能的政策變化,對于國家的管理、行業的規范以及企業自身風險的規避都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關稅調整的傳言也不排除是個別貿易商為了擾亂市場、以期在一定時期抬高價格所散布的假消息;又或者即便風聲確實是從官方來源流出,但一些商家很快廣泛宣傳甚至過分渲染其影響,存在借機炒作以謀取私利的成分。
關稅調整能否對行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為限制“兩高一資”行業和扭轉貿易順差,國家相關部門近年來連續出臺多種措施,包括制定標準并實施行業準入、實行差別電價、取消出口退稅、加征出口關稅并多次上調稅率、實施出口許可證制度、設定出口限價、對部分產品實施出口配額管理等。從出口關稅調整這一政策的實際效果看,調高出口關稅雖然直接增加了企業的出口成本、提高了國家稅收收入,但反映在一些產品的出口量上影響有限:2008年關稅全面上調以來,海外市場需求旺盛的大宗合金出口量繼續連攀高峰,電解錳等產品出口量的下降則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需求較之去年的相對減弱。
對于目前的電解錳而言,20%的出口關稅對于這一年出口量不足30萬噸、銷售結構上外銷比重已逐年降低的初級錳制品來說已經不低了,在現有水平上再漲5%除了進一步壓縮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外并不見得能對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據一些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存在著大量加工電解錳(未鍛軋錳)為錳桃或錳餅以避免繳納出口關稅(還享有5%的出口退稅)的情況。如果國家繼續增加未鍛軋錳的出口關稅而對錳桃/餅的廉價出口置之不理,勢必將導致更多的企業加入后者,這樣反而鼓勵了企業浪費加工成本、降低產品質量以及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從這個角度看來,相對于進一步壓制電解錳的出口,規范和調控錳桃/餅的出口更是當務之急。
關稅調整將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目前,蔓延在電解錳內外銷市場上的已經是一片悲觀:國內外市場需求慘淡,被下游市場帶動下滑的原料價格無法對電解錳價格形成有力支撐,電價、油價上調導致的生產運輸成本增加,歐洲商家即將進入假期而國內將在一個月后迎來奧運會……所有這些因素都對緩解相關企業壓力和電解錳價格的止跌回升不利。基于目前的市場狀況,一些中小型生產企業已經由于利潤微薄甚至入不敷出而選擇了減產、停產,上文提到的錳桃/餅出口泛濫也可以說是部分企業在重壓之下的無奈之舉。
從目前市場分析電解錳未來行情尚且不容樂觀,如果在8月再出臺進一步上調電解錳出口關稅的政策,企業遭到的打擊可想而知。盡管從宏觀的角度考慮,施壓于中小工廠、淘汰行業中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對過剩產能的化解以及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不無裨益,但目前一來電解錳市場狀況已經比較慘淡,二來還存在著錳桃/餅這樣對電解錳正常出口構成威脅的急需規范的產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近期再次調高電解錳的出口關稅不僅打擊企業,也對市場穩定和行業發展無益。
(本文部分觀點系本網編輯與相關企業交流獲得,包括多位生產、貿易商及行業資深人士,在此一并感謝。歡迎讀者同行在下面進行評論,就電解錳市場前景及行業發展等話題與我們展開進一步探討。)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com.cn
編輯:薛瑞
MSN:electrolyticmanganese@hotmail.com
E-mail:xuerui@ferro-alloys.com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