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7月份以來,在鋼價持續反彈之后,鋼鐵企業的產量也呈現出劇烈波動的特點。這體現出鋼鐵企業面對市場好轉的矛盾心態:既存在增產的沖動,又存在對后市的擔憂。
7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08.30萬噸;7月中旬和下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分別為213.03萬噸和208.44萬噸,旬環比分別增長4.73萬噸和下降4.59萬噸。8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14.37萬噸,旬環比增長5.93萬噸;8月中旬,全國預估粗鋼日均產量為211.81萬噸,旬環比下降2.56萬噸。產量的波動表明:
第一,增產部分主要集中在生產靈活性較強的中小企業。7月份,78家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粗鋼產量同比增長5.90%,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其他中小企業的粗鋼產量同比增長7.28%,增速比6月份大幅回升。這說明其他中小企業的生產彈性遠高于重點統計企業,在7月份鋼材市場稍有好轉的情況下,其產量立刻釋放。據了解,7月份,河北地區在此前的環保風暴中停產、減產的鋼鐵企業,除國家規定淘汰的400立方米以下高爐沒有復產外,其余設備均有復產跡象,導致7月份河北省日均粗鋼產量環比增長2.83%。
8月上旬和中旬,國內粗鋼日均產量比7月份均值增長了0.9%,但同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日均產量比7月份均值下降了0.85%。這一增一減也體現出中小企業增產較快的事實。
第二,企業對鋼市上漲行情的信心不足。日均產量快速上漲后快速回落,表明企業對于后市走勢仍然存疑。7月下旬的產量回落,是由于企業對于鋼市能否持續反彈存在質疑;8月中旬的回落,一定程度上是企業基于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且漲幅超過鋼價的情況作出的反應。這表明,鋼鐵企業雖然存在著增產的沖動,但對于增產行為比較謹慎,并沒有作出放量生產的決策。與此同時,近期環保整頓的“風頭”仍然非常緊,小企業頂風復產可能給自身帶來巨大的風險。
從目前鋼鐵行業的運行態勢來看,鋼鐵企業一定要繼續做好“控產量”工作。
首先,日產粗鋼210萬噸以上的巨大供應壓力,意味著鋼價不太可能大幅反彈。今年以來,鋼鐵企業的日均粗鋼產量始終沒有低過210萬噸。高產量會對沖掉需求小幅改善帶來的利好,壓縮價格反彈的空間和力度。到8月底,本輪鋼價反彈已基本告一段落,市場重回小幅下跌態勢,8周的累計漲幅僅為200元/噸左右。
其次,伴隨此輪鋼價反彈的是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目前,進口鐵礦石價格仍然保持在130美元/噸~140美元/噸。第四季度的煤焦價格或將因冬儲而上漲,也會影響鋼鐵企業的成本。初步估算,僅鐵礦石價格上漲帶來的噸鐵成本增幅就達到250元左右。綜合來看,在鋼廠盈利本就微薄的情況下,當前的原料價格處于相對高位,難以支撐鋼鐵企業通過增產改善盈利。
再其次,鋼鐵行業“去產能化”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正在形成,或將抑制產能基數繼續增長。長期微利經營、原燃料成本高漲、市場競爭激烈、環保約束日趨嚴格、即將出臺的化解產能過剩方案,這些都制約著鋼鐵企業繼續通過擴大產能、增加產量來獲取發展空間。目前來看,鋼鐵行業廣義的“去產能化”已經開始,尤其是通過環保倒逼產能退出的渠道已經開啟。這將迫使企業更加謹慎地進行決策。
當前,鋼材價格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部分商家充滿樂觀情緒,但是廠家必須謹慎看待后市的實際需求增長。一旦產量集中釋放,在成本維持高位的情況下,鋼鐵行業又將面臨殘酷的價格戰和虧損。
綜合來看,目前的政策環境不支撐鋼鐵企業放量生產。鋼鐵企業要做好自律,更加審慎地進行產量決策,避免放量生產給市場運行和自身經營帶來巨大風險和打擊。(來源:中國冶金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