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鋼貿行業不良環境中,中國鐵建物資集團華東有限公司嘗試在礦產品進出口業務方面進行多方探索,形成了以開發鎳礦進口為業務重點的產業鏈,為企業贏得良好效益。作為不銹鋼生產的核心原料之一,我國鎳資源極度匱乏。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紅土鎳礦均以進口為主,而國家對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實行鼓勵政策,讓華東公司率先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
2012年1月,隨著代理進口的第一船近6萬噸印度尼西亞高品位鎳礦順利抵達連云港)碼頭,實現了華東公司國際貿易業務零的突破。從進入市場開始,該公司就精選鎳礦供應商,篩選具備先進回轉窯礦熱爐(RKEF)冶煉工藝的鎳鐵廠進行合作。RKEF工藝具有能耗低、流程短、環節少的特點,而且成本遠低于礦熱爐和小高爐冶煉工藝。這一技術更新擴大了公司的低成本優勢,鞏固了市場占有率。同時他們憑借完善的銷售網絡,集合穩定的下游客戶,與鎳鐵廠實現貿易對接。
2012 年7 月,華東公司完成了鎳礦供應商、鎳鐵廠、不銹鋼廠采供三方在中國有色金屬市場的串聯,成功整合鎳礦進口以及鎳鐵合金轉供不銹鋼廠的產業鏈新模式。這次整合不僅縮短了貿易周期,實現了資金動態鏈接,同時強化了資源和價格控制能力,提升了華東公司在不銹鋼行業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華東公司積極與各大銀行進行商洽,憑借國家對鎳礦進出口的貼息政策和銀行提供的大幅低于同期人民幣貸款利息利率的信用證進出口押匯,再創效益增長點,真正實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相比2011年,華東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增長率達到了400%,并與廣州聯眾、遼寧寶鉑、上海嘉鏖等實力雄厚的行業翹楚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經過一年的積累,華東公司國際貿易業務鎳鐵轉供不銹鋼廠業務已初具規模,獲得的毛利率達到公司日常鋼材銷售平均毛利率的兩倍。2013 年受綜合形勢影響市場急速下滑,在極其不利的環境下,其再一次憑借品牌優勢、資金優勢、客戶群體優勢、營銷技術優勢,在2012 年下半年鋼貿企業遭遇信貸危機時,有效規避經營風險,未出現任何損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